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情感美文 正文
教师节前话师恩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9-03 09:19:33

  一位知交多年好友提升到领导岗位,祝贺之余亦有惋惜。与师交流中无意把这种情绪流露出来,今天收到先生百忙之中的回复,打开一看,我便感动。

  开篇首语,就是开门见山的否定,“泥,你这种生活态度不对!”与师相识多年,鼓励肯定的话也有,和婉善意的批评也有,但像这样毫不隐晦的直白,却是平生第一次。

  一字一句地逐行读去,透过密密麻麻的字,我便听到先生娓娓的劝言。他说泥,作为师长,除了读书做人方面的引导,我还有责任教你学会生活。我今天想专门谈谈你的不足——包括性格的、心理的和生活上的。或许会让你不快,但我觉得作为老师不能只是一味由着你的性子来,更多时候我需要帮助你成长。说实话,作为不幸家庭出身的孩子,你性格和心理上具有这种明显背景的烙印:软弱、敏感;作为一个靠自己努力而安身立命的聪明女子,你显得太过自尊和封闭。综合起来看,多是忍耐有余,主动性不足,缺少与外界的沟通的勇气。其实许多时候,即使条件具备,倘你不去争取,幸运之神也不会降临到你头上。生活没有一定之规,爱文学的人都是有理想的人,常常把理想视作他(她)的天从而忽视生活。这正是你的缺点。我希望你自立的念头更宽泛些,读书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当饭吃。试着多与外界接触,拓宽生活面,你会发现,在开拓生活面的同时,你的心理和性格也会发生变化。而且可能是愉快的变化。我还是愿意你逐渐把一部分的精力放到生活上来,人在生活中会得到锻炼,从而也会更好地认识生活,只有用心融入了生活,才能更深地体悟到生活中的苦辣酸甜。经历是一种财富,懂得多了,你的文字也会因此而发生变化。

  今天去启嘉老师的博客,看到《生活,本来就是做文章》一文,竟与师言有异曲同工之处。启嘉先生文中引用《论语》中“子路曾皙冉有公希华侍坐”章,孔夫子问及学生们的志向,其他三人争先言毕,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曾皙才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真的啊,人生之乐,均蕴于寻常生活中。只有用心融入生活的人,才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生活其实就是一部书。而天下最好的文章,就应该源自生活。先生时常教导我既要有入世的态度,又要有出世的情怀。他说要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我知道他是希望我能学会热爱生活,适应生活,从而能够充满智慧地快乐生活。

  读师之信,感激之情,无以言表。时逢九月,教师节前夕,值此之际,借此论坛,聊表寸心,以谢师恩。得师若此,可无憾乎?

作者: 梦西笔谈    来源: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