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校长论坛 正文
鲁迅与金庸“没矛盾”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8-31 09:29:46

  中学语文读本中一篇文章的增减居然引发热议,这完全在教改工作者的预料之外,从中不难看出人们对语文课改的关注。

  当然,这场争论中,也不乏凑热闹的“虚火”。比如,有人刻意地将鲁迅与金庸放在一起进行“PK”。

  一个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民族魂”,一个是张扬“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侠客”,二者的内在血脉其实是相通的,不应人为割裂;从艺术成就上,各有千秋,无法硬性比较。同属现代白话文史上的大家,他们的作品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大可不必“非此即彼”,冰火不相容。

  对金庸的过度敏感,是否映照出一种文化偏见?

  长期以来,以金庸武侠小说为代表的通俗文学,常被当成是市井“引车卖浆者流”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消遣谈资,上不得大雅之堂,更不要说进入名家云集的语文课本。

  其实,文学作品的雅与俗,并不在于语言风格是晦涩深刻还是通俗易懂。平白如话,可以是落脱大方的雅;华丽绚烂,也可以是奢靡低级的俗。“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当时曾被认为“俗”的柳永词,如今成为了古典精华,成为大雅。相反,千百年前雍容华贵的宫体诗,如今成了一种生命力缺失、矫揉造作的“俗”。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说,雅俗共赏,进行多样化的阅读选择,更是无可厚非的。作为学生,鲁迅的作品自然要读,而金庸的作品也可以读。让我们以开放的胸襟来对待语文教改吧。

作者: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