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校长论坛 正文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为何价值十万?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8-30 10:15:51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年来一直在高校蓬蓬勃勃、轰轰烈烈地开展着,但是如何使活动不流于形式,实现社会实践过程中“接受教育、锻炼才干”和“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目标,使学生和社会“双受益”,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社会实践报告为何价值十万?

  今年暑假,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12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对淮阳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调研,写出了3万多字的《淮阳县旅游资源整合营销方案》,这份报告引起了淮阳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认为大学生所做的方案非常详尽,对淮阳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表示愿意拿出10万元购买这一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然而这支社会实践小分队的成员们经过商议表示,愿意将社会实践报告无偿献给淮阳县政府。实践报告的参与者、郑州大学学生梁丽丽说:“这次的社会实践报告淮阳县政府认为值这么高的价,对我们是一种莫大的鼓舞,今后的社会实践我们会更有信心。”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实施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自我教育和实践教育的重要形式,郑州大学努力发挥专业优势,深化社会实践内容,不断完善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新机制,实现了服务社会与双向受益相统一,巩固了实践效果。

  注重实效按需立项增强社会实践的目的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在实效,郑州大学积极推行将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需求、与学生所学专业有机结合起来,实行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机制,突出专业优势,科学规划论证,提升服务质量。学校各院系围绕每年的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挖掘服务和活动资源,通过与有关单位的前期调研,组织策划选题。

  学校在活动的项目、内容和形式的设计上,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通过按需立项,按项组队的方式,把社会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专业实习相结合、与科研项目和科研开发相结合、与就业创业相结合、与校市校企合作相结合,使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了内涵,增强社会实践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层次性,从而也增强了实践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保持了鲜活特色,同时也缩短了学生走向社会就业的适应过程。

  据参加淮阳旅游资源调研组的学生介绍,早在今年4月份,他们被老师安排分成5个小组,分别进行淮阳旅游现状分析、营销分析、5大景区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媒体分析,积极筹划向学校申报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经学校论证批准后于今年暑假正式组队实地考察。

  保证质量将学生实践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由于绝大多数学生是第一次走出校门体验社会,存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为确保活动质量和效果,郑州大学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学校教师带队指导。同时还抓好组织体系的创新,积极利用校友会等渠道,建立了相关的社会实践咨询机构,聘请当地有关政府领导、企事业单位领导等作为社会实践指导教师,与校内教师一起具体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当有记者问淮阳当地政府出10万元购买学生的调研报告是否值得时,他们认为尽管大学生是这一实践报告的主体,但他们学的就是旅游专业,加上团队里又有教授和博士作指导,看重的是,报告提出了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可行方法。

  这支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是由该院副院长龙京红教授带队、一名教师和一名博士参与指导,由十名本科学生和两名硕士研究生组成的,在近4个月的淮阳旅游资源调查分析和郑州市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学生结合暑期20多天的淮阳实地考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可行性方案。参与调研报告的梁丽丽同学坦言,作为上大二的她,理论知识还有很大的欠缺,唯一能做的就是充分地进行社会调查,向老师学习,向实践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有所收获。

  完善机制实现服务社会与双向受益相统一

  无论是思想发动、策划组织、专业支撑、项目申报、教师带队、提供条件、建立基地、总结表彰、巩固成果,还是重点组建团队、分散活动加强管理、打造特色品牌活动项目,郑州大学一直在不断完善各个工作环节,努力探索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

  首先,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体系,设立学分,把组织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内容,进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记录范畴,加强对学生和组织单位的考核,推动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规范化管理;其次,为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连续性和长期化,学校与省内外的许多地方建立了长期联系和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目前,郑州大学已先后建立了校外社会实践基地56个。

  此外,学校非常注重完善激励措施,探索巩固机制,进一步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力。尤其强调实践活动成果要形成科学的调研报告,注重对社会和经济建设产生积极的效益和推动作用,对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团队、富有特色的项目,学校将给予重点支持,并不断完善形成品牌,同时,鼓励广大学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创新性地开展社会服务,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让社会受益,让自己成才。

  该校团委书记厉励介绍说,郑州大学社会实践活动目前正朝着“三个转变”引导:一是从以广大本科生为主体的组织形式,向广大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为主体的组织形式转变;二是从以活动型为主,向双向共赢、注重效益转变;三是活动经费从以学校投入为主,向学校支持、社会实践单位和学生个人的多元化投入体系转变,努力把社会实践这一思想政治教育和团学工作的“品牌”打造得更好,使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作者: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