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广电总局23日发布通知,叫停近期个别电视台制作播出的整容节目《美莱美丽新约》和其他涉及变性的节目,要求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一律不得策划、制作和播出群众参与的各类整容、变性节目;另外,侵犯个人隐私的节目和活动也被明令禁止制作、播出(《中国青年报》2007年8月25日)。
这是继本月15日叫停重庆电视台选秀节目《第一次心动》后,国家广电总局再度拍响惊堂木。之所以叫停整容和变性真人秀节目,是因为该节目导向意识不强,画面血腥、恐怖、暴露、格调低下,活动组织奢华铺张,审查把关不严,片面追求收视率,引起观众强烈不满。
显然,广电总局对荧屏整治再出重拳,其惊堂木是顺乎民意,拍向了恣意妄为的电视低级趣味,是向流于庸俗、媚俗的广播电视文化的宣战开炮。在笔者看来,叫停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看看如今的电视节目还有多少具有真正内涵?精品凤毛麟角少之又少,而泛娱乐化的选秀、真人秀节目却争先恐后漫天飞。甚至,乱七八糟的广告随意插播让观众大倒胃口,减肥、隆胸、整容、变性、壮阳……都快成为电视广播殿堂里一场名副其实的“人体艺术展”了。
毋庸置疑,当前影视媒体业日渐发达,出于竞争,同时受利益的驱使,一些地方的广播电视台正竞相推出形形色色的选秀节目、真人秀节目。这些节目良莠不齐,不乏格调低下,内容庸俗,这无疑会误导观众特别是危害当代青少年的审美观和人生价值观,既损害电视媒体自身形象,又容易滋长一些与社会和谐、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行为,令人堪忧。
广电总局用铁的手腕大力整治之,无论是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方面,还是在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方面都是件大快人心的好事、实事。对于广播电视系统低俗选秀节目、性暗示广告泛滥等现象,以及片面追求收视率而哗众取宠的做法,就应该用严厉的法规进行查处,而不能疏于管理或者放任自流。
在笔者想来,电视广播是大众媒体,有引导社会舆论和教化的功能,无论是节目还是广告,或者其他内容都应有真实性和普适性,要以积极向上的内容为主。如果一味迎合低趣味人群,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创意,就相当于是在犯罪。
窃以为,要确保广播电视宣传导向的正确、健康向上,就要切实抵制庸俗、低俗;要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的影响力、感染力和公信力,维护广播电视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声誉;要扎扎实实经营,树立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花费心思打造精品,把社会效益、观众利益放于首位。
期待国家广电总局拍响惊堂木的炮轰,不只是一个回应民意的短期行为,而是真正地使电视广播得到实实在在的净化,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上述"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只代表署名作者的个人意见。本栏目为原创稿件,任何媒体如欲转摘或选用,都须取得许可。"]
延伸阅读:国家广电总局整饬荧屏打出组合拳
1月上旬,在全国广播影视局长会议上,广电总局局长王太华表示,2007年广电系统将净化荧屏视频,坚决抵制低俗之风。为此,广电总局日前已提出把今年作为电视剧“质量年”的口号。他还指出,现在的选秀节目过多过乱,部分节目细节低俗,要加强对此类节目的管理。
2月,动画片《虹猫蓝兔七侠传》被叫停。当时它在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国内800家电视台同步热播。
3月中旬,国家广电总局向全国所有上星频道下文,规定今年内启动的选秀类活动播出时间不得超过两个半月,即75天。
6月15日,宁夏电视台综合频道和甘肃电视台综合频道屡次出现违规播放医疗资讯服务和电视购物节目等问题,广电总局给予暂停播放广告的处罚。6月25日零时起,恢复两个综合频道商业广告的播出。
7月30日,广电总局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工作,称“凡属虚假违法、内容不良、格调低下的医疗、药品、性保健品广告和各类性暗示广告一律不得播出”。
8月8日,广电总局对江苏、南京市和合肥市人民广播电台、淮安市电视台等4个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发出全国通报批评,责令其立即停止擅增的频率(道)播出,并自8月10日12时起暂停播出擅自更改名称、呼号和节目设置范围的违规频率(道)。
8月15日,国家广电总局叫停重庆电视台选秀节目《第一次心动》,称其“比赛环节设计丑陋粗糙,评委言行举止失态,节目设计缺乏艺术水准、内容格调低下,演唱曲目庸俗媚俗”。
8月23日,国家广电总局再度拍响惊堂木,叫停广东电视台女性整容真人秀节目《美丽新约》,并明令禁止整容、变性节目。另外,侵犯个人隐私的节目和活动也被明令禁止制作、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