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表奖贵为国家最高政府奖,但改为两年一届仍然名不副实。大家来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把奖金一分,体现国家对于中国电影的扶植,于是“双黄蛋”变成了传统,重表彰轻竞争的表彰大会成了华表奖的大会主旨。
颁奖晚会全国人民都看了,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吗?年轻导演亚宁执导的这场晚会给人的整体感觉比华表奖12年的峥嵘岁月还要沧桑。即便是张信哲、容祖儿等人联袂表演的《我的祖国》还不如同时在湖南卫视直播的《八月红歌会》上郭兰英的演唱值得拍手称快。
晚会不好看,奖项比晚会还“水”。在17类50个大奖当中,获得优秀故事片奖是:《太行山上》、《东京审判》、《我的长征》、《云水谣》、《千里走单骑》、《别拿自己不当干部》、《小巷总理》、《山乡书记》、《生死托付》、《香巴拉信使》。别看在获奖名单上有些电影名字我是头一次听说,即便是在这类奖项提名的20部电影中,绝大部分电影也是如此。
不过,好歹张艺谋的电影还获得了一个奖项,虽然什么最佳导演、编剧等等都没有给他提名,或许人家也不稀罕,人家心目中的唯一情结可能只有奥斯卡了。但冯小刚的电影却连个提名也没有,政府奖也排斥冯小刚的电影实在令人难以理解,难道这奖是有奖金的,冯小刚根本就不需要这点奖金?当然,按照冯小刚的个性,人家也不一定就在乎你这个奖项,但是,一是一,二是二,黑是黑,白是白,政府官员、专家评委也不能不识数、不懂礼数不是?
《云水谣》可谓是本届华表奖的最大赢家,尹力获得优秀导演奖、陈坤获得优秀男演员奖、李冰冰获得优秀女演员奖。而这三个重要奖项全是双黄蛋(传统使然),与尹力一起获得优秀导演奖的还有高群书,和陈坤一起获得优秀男演员奖的还有富大龙,与李冰冰一起获得优秀女演员奖的还有丁嘉莉。丁嘉莉是凭借《小巷总理》中饰演谭竹青一角而获此殊荣的。但是,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此片,反正我没看过,对于丁嘉莉在这部电影中的演技我不予评论。但在4位优秀女演员奖提名当中,朱媛媛在《天狗》中扮演的桃花一角远远好于李冰冰在《云水谣》中诠释的王金弟。朱媛媛的演技可以用炉火纯青来形容,而李冰冰的表演只能是有所提高,她的表演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她凭借这部戏登顶,实在难以服众。
让我看,李冰冰的获奖不是凭借她本身的演技所荣膺,而是故事题材,是那个表现两岸三地血浓于水的故事题材让她获了奖。同样,陈坤的演技总是流于平庸化,他的面部表情很僵硬,没有什么特色,多少部戏以来都是这样,而富大龙获奖就比陈坤更具说服力。富大龙在《天狗》中表演让人震撼,不管是语言特色,还是富大龙写满诚意的面部表情等细微之处,都值得嘉许。《天狗》最垃圾的地方在于故事结尾,为了凸现主题,又弄出来一个当兵的儿子,又是敬礼又是……
相对于陈坤,富大龙肯定比不过陈坤的知名度,相对于李冰冰,朱媛媛可能并没有李冰冰的粉丝多,我一直都认为,荣获影帝影后桂冠的演员,一定是凭借真正演技的,而不是知名度。
可是,华表奖改变了我的看法。每次颁奖,华表奖总是割舍不下他们的“双黄蛋”情结,既然已经改为两年颁奖一次了,难道不是为了增添奖项的含金量吗?可是这些“双黄蛋”让这些本来应该是重量级的奖项变得“双荒诞”。而华表奖也在这种“双荒诞”的状态下变得越来越“水”。而且,不仅仅是华表奖,不少颁奖活动简直就是一幕幕“荒诞剧”!看看我国电视剧业的最高级别奖项飞天奖的获奖名单吧,优秀导演:沈好放(《任长霞》)、胡玫(《乔家大院》);优秀男演员:李幼斌(《亮剑》中李云龙)、王伍福(《八路军》中朱德);优秀女演员:刘佳(《任长霞》中任长霞)、蒋勤勤(《乔家大院》中陆玉涵)。全是“双黄蛋”。这难道不是很中国?用句时髦的话叫做:具有中国特色。
为什么说我国的一些影视颁奖礼缺乏影响力,为什么说这些颁奖活动捧出来“影帝影后”不值钱,原因已然很明了了。很多媒体不敢批评华表奖,很多电影人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原因又很明了了:一是它是政府奖,都是国家广电总局主办的;二是有人分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