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论坛 正文
国产电影如何迎接挑战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8-24 08:45:46

  近日,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中心主编的《2007: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出版发行,书中透露,2006年中国电影产业继续快速增长,从内地票房来看,国产影片的内地票房收入份额连续4年超过进口影片,2006年占到55%。

  这样的数字看着很舒服,国产电影在票房市场上与进口影片分庭抗礼,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国产电影的市场竞争力有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说明了国产电影的商业化操作水平在磕磕绊绊中不断进步发展。很多国产大片继续走出中国,走向戛纳,走向威尼斯,走向柏林,走向奥斯卡……然而这些是否能够说明国产电影的春天已经到来?

  中国电影在度过百年华诞后迎来了新气象,但是国产电影自进入大片时代以来产生的弊端仍然存在。电影是一种很特殊的文化产品,产品卖得好首先要有高质量,然而不少导演舍本逐末,把“质量高”狭隘的理解为“投资大,画面美,演员阵容强”,而忽视电影本身的故事性和价值。说到底电影是讲故事的方式,至于谁来讲故事,怎么讲故事等等这些都是辅助手段,真正吸引人的是故事本身以及传递出来的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好电影是一种对社会对生活的思考,是对人生的一种体悟,是对人的情感的一种描绘。这些决定了它的内容是相当宽泛的,但是国产大片却不能不令人有题材狭隘之感。《卧虎藏龙》在奥斯卡上大获成功给国内导演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但接下来的一些大片却多铩羽而归,虽然有些赢得票房,但是失去了观众,这种结果不能不令人深思。

  产品生产出来还要解决怎么卖的问题。以2007年暑期档为例,《变形金刚》方兴未艾,《哈里波特与凤凰社》又来势汹汹,在夹缝里战斗的只有香港的《男儿本色》。而国产片《集结号》、《长江七号》都等着分贺岁档的粥。这从侧面反映了国产电影的竞争力比国外大片还是稍逊一筹,暑期档的市场几乎是拱手让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国产电影不应该回避与欧美大片的直接竞争,这是国产电影要想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的前提。

  我们有充分的信心相信国产电影可以更好。如果真正能反思国产电影本身存在的问题并且纠正,我想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春天到来。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作者: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