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社会点击 正文
文明楼院创建16年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8-13 14:00:13

  东北网双鸭山8月13日电 走进坐落在双鸭山市向阳小区的市政府二号楼,几位老人正在夕阳下纳凉休闲,一张小木桌上摆放着棋盘和棋子,没有喧嚣,有的只是几分宁静。

  住宅楼东山墙东侧有两处花坛,一处草本的花卉争奇斗艳,一处木本的花树婆娑迷人,一条进出楼院的路就在这花丛中穿过。

  环顾楼院,不见乱堆的杂物、乱倒的垃圾,也找不到一支烟蒂或纸屑,整洁而清新的感觉中,一块“文明楼院”的金属牌镶嵌在了一则《居民公约》的上方。

  这就是记者走进的政府二号楼,一个建设了16年的文明楼院。

  “这不是一个现代规划理念建设的住宅楼,楼院狭小,居民没有休闲娱乐的场地和设施,今天楼院的一切,都是在楼管会的领导下,全体居民共同努力的成绩。”一位李姓居民一边哄着她的小外孙,一面赞叹着楼院16年来的文明建设成就。

  楼管会当起管家

  1991年初,市政府二号住宅楼竣工使用,42户,150名居民高兴地搬进了新居。

  面对崭新的楼房,如何管理好这个大家庭,建设一个文明和谐的楼院,这一想法,成了刚刚搬进这里的离休老干部武心田的一块心病。他找到了一同搬来居住的几位老朋友,组建“楼管会”的想法得到了李庆生、张树坤等人的赞同和支持,经过两个月的筹划和准备,1991年8月8日,全楼居民100多口人参加的楼院大会召开,通过了《政府二号楼居民公约》,一个由武心田为楼长的楼院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了。

  “我们的《居民公约》草稿是采取传阅征求意见的方式由大家讨论和审议的,当时42户居民除有5户没有入住,其余全部签署意见,有19户对《居民公约》提出具体的补充意见,使《居民公约》由最初的三款十四条增加到了四款二十条,为楼院的文明和谐建设奠定了基础。”今年82岁高龄的楼长武心田讲述起当年《居民公约》的制定,脸上总是绽放着喜悦与自豪。有了《居民公约》,“楼管会”就要把《居民公约》变成现实。“楼管会”首先向各家各户发放了《居民公约》,并将《居民公约》书写上墙,宣传文明行为,摒弃不文明习惯,并号召全体居民开始了楼院建设活动。修花坛,修庭院,清理楼院周围的垃圾,全体居民不分职位高低,不分男女老幼,奋战在楼院建设中。80岁的老奶奶为义务劳动的居民送来了开水,六七岁的孩童也喊着要搬运一块砖。

  楼院平整了,近百米长的院墙建起来了,三处200多平方米的花坛飘逸出醉人的花香。

  “文明和谐的楼院建设,最重要的是调动全体居民的参与意识,离开了全体居民的支持,只能是纸上谈兵。我们在文明楼院建设之初,就先发挥楼管会成员的带头作用,把要为大家做的事写成征求意见书,交给全体居民讨论,居民大会通过了,楼管会成员率先行动起来,带头为大家做好事。当我们离、退休的老同志满面汗水地为大家做奉献的时候,年轻人当然会被调动参加,团结的力量就会急速显现,众人拾柴火焰高,和谐创造文明。” 74岁的楼委会成员李庆生深有感触地做着讲述。为了方便居民的生活,楼管会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水、电、社区、派出所、火车站、汽车站等20多个服务类别的服务电话及邻里间的电话,都被楼管会整理印发给了全体居民,遇事打电话方便快捷,受到居民的欢迎。

  楼管会善管百事

  楼管会管楼院,管卫生,管文明,也管居民家的琐事。在这个楼院里,有块挂了16年的小黑板,上面写过停电通知、开会通知和天气预报,写过一些居民不文明行为,也表扬过互助友爱的好人好事。

  “哪个楼道发现了纸屑烟蒂,哪个窗口发生了高空抛物,是最初小黑板批评最多的事,而现在小黑板上写的最多的是表扬词句,礼貌在于养成,在这个楼院,没有人会乱丢纸屑烟蒂,更没有高空抛物的现象发生,就连三岁的小孩也不说脏话,小学生放学回来都会自觉地向院里休闲的老人问好,这就是文明和谐的体现。”楼委会成员宗秀兰深有感触地介绍说。

  “我们楼有户闹矛盾的年轻夫妻,经常夜里吵架,楼委会知道后,几位老人轮班上门做思想工作,最终平息了夫妻的矛盾,使濒临离婚的夫妻重新和好,小日子找回了温馨。还有户居民一搬来就与邻里闹矛盾吵架,楼委会到他家了解后知道他是怕自己后搬来受欺负,当这户居民看到送到他手里的《居民公约》时,才知道和谐文明的邻里关系是这个楼院的居民精神,他向邻里进行了道歉,再也没有不愉快的邻里矛盾发生。”楼管会成员72岁的张树坤介绍说。

  下雪了,楼院的积雪居民们抢着打扫,下雨了,居民晾晒在院子里的衣物有人帮助收起。春季种花草,居民们拿来外出走亲亲带回的花籽,孩子妈妈有事外出,孩子邻里帮助照看,独居老人,想吃什么有年轻人做好送到床前,这里的每一位居民都在用行动书写着邻里间的和谐。

  楼体粉刷、楼道灯更换、疏通下水道,居民的事“楼管会”有人负责办理。楼委会成员有着职能上的分工,负责文明建设的、负责物业管理的、负责财务采购的,尽职尽责服务于全体居民,而他们的付出是没有一分钱的报酬,还要贴上车费、电话费,也正是他们的付出与奉献,才换来了居民们的认可与信赖,才激发了全体居民建设大家庭的意愿和行动。

  延续文明接力棒

  第一届楼委会带领全体居民走过了祥和文明的16年,楼委会成员的年龄偏大,最大的已经82岁,最小的也已经70多岁了,吸收新委员、做好接力工作迫在眉睫。经全体居民大会选举,53岁的孙国安、69岁的孙国晨、75岁的徐波被增选为楼委会委员,在第一届组成人员的基础上成立了第二届楼院管理委员会。

  “我看到了楼委会这16年来在楼院文明建设上的成就,更看到了武心田等老楼委会委员的爱心奉献,我有信心、有意愿为全体居民服务,当好楼院的管家,发扬文明楼院的好传统,建设更加美好的文明和谐楼院。”新增选的楼委会委员孙国安深有感触地说。

  在弃管楼日益增多的今天,政府二号居民楼却能组建有自己的楼委会,独树一帜地在楼委会的管理下,推动着楼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楼院建设,不能不说具有典型的指导意义。

作者: 韩庆权    来源: 双鸭山日报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