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前夕,教育学专业的小李喜滋滋地向老师报告:签到工作了,到中学当心理教师,同时兼任学校心理咨询员。她告诉老师,是考取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助她顺利签约的。大学生在校期间考证书已是大多数人的选择,目前,我区已经考取各类资格证书的在校大学生有2万多人。
何为职业资格证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依据之一,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
如果说学历证明是学习经历的证明,那么职业资格证书应该是职业能力的证明。作为从业人员获得职业等级的法定依据,目前国家已经开展的职业资格证书认证鉴定有近400个。在2005年,就有40种职业要求从业者必须持有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依据《职业分类大典》,确定了实行就业准入的87个职业目录。人事部也规定了在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师在内的20多个行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律师、会计师、心理咨询师等行业已率先实行了就业准入制度。近几年,在劳动和教育部门的政策引导下,我国职业教育已开始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
纷纷投考为哪般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的产生,劳动者的高度流动,已经彻底打破了职业终身制,现实生活要求一种统一的权威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的产生。来自有关劳动就业市场的统计报告显示: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有明确职业资格要求的占用人单位总量的52%,且有上升趋势。说明社会在重视学历文凭的同时,开始重视职业资格证明,其在就业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我区参加职业资格鉴定的人数显著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与用人单位在招聘中,要求大学生具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一些单位明确提出“持有相应职业资格证者优先考虑”。职业资格证书已成为就业、创业的重要条件之一。
多种反馈面面观
通过考证来提升就业能力、增加就业砝码,是许多大学生的心理期待,但是捧着这块“敲门砖”就能敲开用人单位的门吗?目前在全国已经考取各类资格证书的在校大学生人数很多,但其中大部分人的证书在求职过程中并没起到应有的作用。宁夏某高校的小张表示:报考资格证并不是因为我有兴趣,但如果没有资格证书,就难以在激烈的职场上与他人竞争。考取资格证费用很高,看到人家都在考,自己也就硬着头皮考了。
某大学的一名毕业生在参加过多场招聘会后认为,用人单位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重视资格证,他们更重视学生的实际能力。如对英语水平的考查,只要面试时能流利地与招聘官交流,不一定非要考雅思或托福。大学生小孙表示,招聘会上,大家都希望签约好单位,可是如果出自普通学校,又没有吸引人的资格证书,面试的机会非常少。很多学生认为,要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证书越多,效果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