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校长论坛 正文
高招诈骗案件频发 滋生诈骗的土壤太肥沃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8-06 10:51:18

  你有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上学校的招生网,可以看到自己的姓名,你有盖有学院公章的学生名单,有学校收费部门出具的学费、教材费发票,有学校宿舍管理处的住宿费缴纳单且住进学校的宿舍……所有这一切无不表明,你是这所大学一名堂堂正正的学生,你会觉得,花十多万元获得这样的机会,确实值得。

  可这一切却是招生骗子“精心策划”的结果—近日,一起集高智商、高科技、多种犯罪手段于一体的特大招生诈骗案件在海口警方侦查下告破。案件涉及全国多所高校,涉及高考低分、落榜生上千名,遍布全国17个省市。海南大学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发现“惊人”的一幕:共有87名2006年秋季录取学生名单已被篡改,其中52名被骗录取学生已在海南大学报名并缴纳学费、住宿费共计32万余元人民币,更离谱的是,有19名学生已到校并住进学校宿舍。

  不得不佩服骗子们的智商,把整个环节考虑得如此周到。但是,在“佩服”骗子们能如此“高智商”运用“高科技”集“多种犯罪手段于一体”时,我却对大学的“低智商”、“低科技”、“一条龙失去防范”深表担忧。

  不法分子利用黑客技术“黑掉”招生网站数据库,无疑使我们对高校的信息安全,十分不放心,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个数据库被“黑掉”篡改多时后,却没有人发现,信息安全意识的薄弱可见一斑。而想到我们利用网络进行招生、在网络平台对学位信息等进行查询,这样的信息安全水准,不是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么?

  对于大学的宿舍管理部门、收费部门,收取学生的住宿费、学费、教材费,我们尚可理解,毕竟他们没有审查资格的义务与能力,你拿着学院盖章的学生名单来缴费,收费部门当然没有不收之理。但不可理解的是,不法分子怎么就能方便地打通关节,拿到学院盖章的名单?据有关信息,走通这一程序的关键环节是“通过海南省教育厅工会领导”、“找到海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院领导”,以“中国舜天集团职员学历培训的虚假名义商谈入学事宜,达成初步意向”,利用“管理上的漏洞”,骗取“经管学院办公室工作人员为其打印了王某、牛某等39名学生名单并加盖学院印章”。这一程序,将高校在行政化背景(权力)与产业化背景(金钱)下的潜规则进行了充分的展示—“领导”可以很方便地打招呼干预办学,学校可以听从领导意见不去对合作办学的机构进行任何核实,并达成学历培训的意向,让学生以这样的名义入学—至于学院办公室人员,不过是配合实施这样的潜规则而已。

  前不久,我撰写了一篇《从源头上遏止高考诈骗》的文章,指出高校公信力极低是导致高考诈骗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如果高校具有很强的公信力,谁会相信有那么多的潜规则可以运作,可以花钱买来上大学的机会?而现实表明,高校的潜规则清晰地存在,而且被“高智商”人士高效地运作着,这无疑给了一些想花钱上大学的受教育者更大的“信心”。

  不要去渲染不法分子的手段多么高明。大学,不要那么低智商,不要那么没有安全意识,不要有那么肥沃的潜规则土壤。如果大学也像不法分子那样“细心”地设计好制度,不漏过任何细小环节,招生诈骗就无法这般猖獗。

作者:    来源: 腾讯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