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校长论坛 正文
校内网吧人稀"绿网教室"孩子为啥不爱来?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8-06 10:45:42

  1日,哈尔滨市文化稽查支队稽查人员对各区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及卸载净网先锋软件等违规行为进行了检查,发现其中9家网吧存在接纳未成年人的现象。据了解,目前在哈市设备较差的小型网吧已经成了未成年人暑期上网的首选,而专门为未成年人设置的“绿网教室”则因为少人问津,大部分处于关闭状态。

  未成年人频现小型网吧

  1日上午,记者随哈市文化稽查支队稽查五科的稽查人员来到香坊区赣水路237号的满天星网吧。这是一家小型网吧,在网吧里侧的两台电脑前,两名略显稚嫩的男孩正在聚精会神地玩着网络游戏。经询问,二人都是17周岁,刚刚初中毕业。其中一名男孩被责令下网后,记者向他了解平时的上网的情况。他说,自己知道未成年人不能进入网吧的规定,但是网络游戏让他上瘾,没事就想来玩玩。而网吧对于他们这些临界成年的孩子管理也都不是很严,尤其是一些配置一般的小型网吧,只要花钱都能上网。

  因为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稽查人员对这家网吧进行了查处。当日上午,哈市文化稽查支队的六个科室共对68家网吧进行了检查,其中16家网吧因卸载净网先锋、9家网吧因接纳未成年人上网被查处,而这些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80%都是小型网吧。

  部分“绿网教室”关门了

  据了解,为了让未成年人有一个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使学生远离不良网吧,哈市教育部门曾在2003年初启动了绿网工程,中小学生可以就近到开放“绿网教室”的学校上网。今年市区内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四个区共有14所学校开放了“绿网教室”。那么,“绿网教室”学生的上网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7月31日下午,记者首先来到道里区工农大街上的哈尔滨市第十四中学,在门卫室前一名门卫告诉记者,“绿网教室”暑期不开,而根据往年经验,就是开了也不会有孩子前来上网。记者又来到南岗区和兴路的第四十七中学,结果学校教学楼大门紧锁,收发室的人也称学校不开“绿网教室”。随后,记者又先后走访了南岗区的63中学、道外区的钱塘小学和大同小学等今年暑假确定开放“绿网教室”的学校,只有63中学和大同小学称他们开设了“绿网教室”,但63中学门卫说现在电脑坏了,绿网只开了几天,现在维修电脑大概到8月份才能继续使用;而大同小学位于四楼的“绿网教室”则是锁着门。该校教务处张荣贵主任告诉记者,学校已经开设“绿网教室”四五年了,但是每年来上网的学生都不多,今年从7月21日放假到现在更是几乎没来什么人,偶尔来的也是该校电脑班固定的几个人。

  学生:“绿网”缺乏吸引力

  据了解,学校不开放“绿网教室”主要原因是来上网的学生太少。那么,为何这些未成年人对绿网教室不买账呢?在近日的检查中,记者询问了多名在网吧上网的未成年人。

  在南直路673号的幸运星网吧内,13岁男孩小彬(化名)被稽查人员发现后责令下机。据了解,小彬一有空闲就到网吧上网,但因为年龄较小很容易被发现是未成年人,去网吧时有过多次被拒绝的经历。记者问小彬为何不到学校或家附近的“绿网教室”上网,小彬说,学校上网主要是太没意思了,都是些小游戏,没有他们喜欢玩的网络游戏。与小彬同来的另一名14岁男孩则告诉记者,平时家里不让他们上网,他们都是趁暑假补完课上一会,专门到绿网教室太远,而且在网吧没有老师管,很自由。

  “绿网教室”寓教于乐是关键

  在近几日的检查中,记者先后采访了近10名未成年人。据了解,造成目前“绿网教室”现状的原因主要是,“绿网教室”电脑都安装有防护软件,对访问的网站有着严格的限制,各种网络游戏也都被排除在外,使天生具有好奇心的未成年人产生排斥心理,想尽办法到网吧玩网络游戏。另一方面学生上网主要是娱乐和放松身心,他们玩玩游戏,看看电影,听听歌,漫无目的地上上网,图的就是一个上网的随意性,而这种随意性恰恰目前在“绿网教室”很难找到。另外在“绿网教室”里,旁边坐着的是老师,学生们时常感到的是拘束。再加上绿网人气不足,许多学校无奈关闭,导致“绿网教室”数量萎缩。这样学生上网距离不方便,更加剧了他们频繁出入网吧。

  为此,相关专家认为,必须请来专业人才从学生们的兴趣出发对“绿网”进行更新改造,赋予其生命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才能让“绿网教室”真正发挥作用,使更多的未成年人走出网吧。

作者:    来源: 中国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