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孔继宁

在工作岗位。
东北网双鸭山8月1日电 8月的荧屏,最引人注目的电视主持人,是跨央视和湖南卫视的主持人孔继宁——毛泽东之女李敏的儿子,一个在毛家的外孙辈中唯一与毛泽东有过接触的人。
8月1日,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中央电视台和湖南卫视开始播出纪录片《父辈的战争岁月》,由孔继宁担纲主持。比之亲和自然的主持风格,人们更关注孔继宁的“特殊主持”身份。
盛情接受专访
孔继宁很忙。接受湖南卫视邀请做《父辈的战争岁月》特邀主持人后,又有几家电视台在找他。记者联系上孔继宁的时候,他正在上海录节目,采访提纲由其助手秦暄“见缝插针”地传递给了他。
7月30日晚,孔继宁和网友聊天交流,临上飞机前,秦暄给记者发来一条短信:“孔继宁先生很重视湖南媒体的采访,刚才临上飞机前认真地回答了你们采访提纲中提出的所有问题。现在已经传到你的邮箱,请查收。你们明天可以继续采访。”孔继宁还独家授权刊登其照片。
记者打开邮箱,果然见到了孔继宁先生发来的邮件。令人感动的是,记者只提了8个问题,孔继宁先生却发来了近3000字的回复。
一生受外公的教诲影响
8月1日,我们再次与孔继宁“邂逅”。
“在毛家的孙辈中,我是年龄最长的,也是外孙辈中唯一与外公有过接触的人。尽管接触不是很多,但他的教诲和熏陶却一直影响着我的人生之路。”45岁的孔继宁点燃一支烟,神态极像当年的毛泽东。
孔继宁说,童年时,他对外公的感受和其他老百姓一样,觉得毛主席是口号里呼出来的伟大领袖。
1962年10月,孔继宁出生在中南海。因为他的生日与苏联“十月革命”俄历纪念日仅相隔两天,爷爷孔从洲将军和外公毛泽东共同为他取名“继宁”,意为继承列宁的事业。当时,毛泽东高兴地说:“继宁的出世让70岁的我‘官’升祖父级。”
襁褓里的孔继宁对外祖父的喜悦自是浑然不觉,后来他从母亲李敏的自述《我的童年与领袖父亲》中了解到:“父亲工作累了,顺脚就去看看小外孙,抱抱、亲亲、逗逗小家伙。继宁长得虎头虎脑,不哭不闹,笑起来尤其可爱。父亲平时就喜欢孩子,现在更像所有的老人一样———隔代亲,特别爱和继宁玩。”
“现在读到这些文字,我感到特别温謦。”孔继宁说。
但在孔继宁童年的记忆里,他对外公毛泽东依然非常生疏——他太小了。在七八岁时,由于父母总不带孔继宁去见外公,他就跟他们打赌:如果他戴上了红领巾,父母就一定要带他去中南海。小学一年级,孔继宁如愿以偿戴上了红领巾。回到家,他兴高采烈地对父母说:“我戴上红领巾了,该带我去见外公了吧!”这一次,父母带着他去了中南海,可当时,毛泽东在开会,由周总理陪他们一家吃了一顿饭。
外公最伟大,外婆最亲
“我对外婆贺子珍有特别深厚的感情,我的童年就是在外婆身边度过的。”
孔继宁6个月大时,就被抱到了独自住在上海的贺子珍身边,给她带去无限快乐。孔继宁给我们看了他珍存的一些老照片,幸福地说:“只要是我跟外婆在一起拍摄的照片,她老人家就都是笑着的。”
孔继宁清楚地记得,他与外婆家一位工作人员的孩子同月出生,外婆就经常让人家把孩子抱来,说:“跟咱们家宁宁一块儿称一称,看谁重!”称完如果发现他比那孩子轻,外婆就不干了,一定会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让他好好吃饭,直到下次再称时比那个孩子重了才心满意足。
长大一些孔继宁就知道,外婆身体不好,不仅不能让外婆为自己操心,还要尽量逗外婆开心。他很会察言观色,只要看见外婆不高兴,他就会使出浑身解数以博外婆一笑。有一次孔继宁发现贺子珍闷闷不乐,他就找出贺子珍从苏联带回来的西服穿上,再找根绑窗帘的天鹅绒带子系在脖子上充当领带,扮演起西哈努克亲王,还像模像样地在外婆面前走来走去。贺子珍猛然看见他,居然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
转业后开始“触电”
长大后孔继宁参军了,随后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系学习。毕业后到解放军总参谋部任职,先后被派往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和英国使馆任武官助理。
他说:“1997年,因为母亲身边缺人照顾,我才转业回北京。”转业后,孔继宁开始亮相媒体,但频率并不高。他的另一职务是中国(深圳)民族精神与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这使他能够对毛泽东思想进行更透彻的研究。
经过岁月磨砺、专业研究,孔继宁对毛泽东的理解更加深刻。“我尤其感慨主席晚年的生活,”孔继宁说:“主席最悲哀的一点在于,他一生戎马,为国为民处心积虑,但自己却很少真正享受到温馨的家庭生活。他也不懂得合理休息,他的休息方式就是读书。如果他晚年生活再丰富一点,对社会上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他也就会像其他人一样充分享受生活。”
因为特殊的身份,现在孔继宁成为公众人物,对此他却并不感到轻松,他感慨地说:“毛泽东外孙的身份有时对我来说是一种负担。但同时这也是一种动力,让我多了一份‘不能给家庭抹黑’的责任感。”
但是孔继宁也很欣慰,因为2003年,他的妹妹孔东梅曾经担任电视片《毛泽东和他的亲属》的主持人,“毛泽东的孙辈‘触电’”在社会上引起关注,但反响很好。而且妹妹不但在业务上支持他,也从观念上给他带来不少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