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艺术人生 正文
欧阳中石:智慧夺取时间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7-20 14:24:05
 
 

  8月28日的录制现场,观众爆棚了,160个座位不够坐,加了座还有站着的,连导播间都成了临时观众席。更特别的是,近200位观众中,博士后1人,博士生近10人,而硕士研究生有100人之多。3点钟,全场观众起立鼓掌,聚光灯下走来一位老者,拄着拐杖,气定神怡,摆摆手,示意观众坐下。

 

     
和以往做客《艺术人生》的嘉宾不同,老者穿着简单朴素,短袖白衬衫,灰布裤,脚上是一双市场上最常见的黑布老头鞋。看着台下的观众,他高兴得直点头,因为按他的话来说,他们都是他54年教龄的“成果”。他就是《艺术人生》本期的嘉宾,著名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先生。  

 

  节目前期准备工作

  其实,欧阳中石先生这期节目从一年前就开始筹备了,只是为人低调的先生不愿登台亮相,一直婉言拒绝。这次在编导们的轮番劝说下才终于松口,也使我们有幸在《艺术人生》的舞台上,一睹他的风采。

  为做好这期节目的准备工作,主持人朱军和编导来到欧阳先生的家。欧阳先生家的门铃按钮旁边,贴着一张 “首师大书法文化研究所”的启示:“考虑到中石老师年事已高,一切来访、采访,都须事先同校党委联系,且不得超过15分钟。”可能是被我们的诚心打动,欧阳先生例外地免去了这些繁文缛节,把一整下午的时间都给了我们。

  这位书坛泰斗,身材瘦削,由于救人受伤,腿脚略有不便,头发几乎全白,但精神很好。他亲自开门,直接领着我们进了他的书房。书房布置很简单,却有淡淡的书香搀杂着墨香环绕鼻翼。

  “我觉得今天我来谈问题是不合适的,我又不是艺术家,也不是艺术评论家,只是个教书匠,在《艺术人生》里面谈是文不对题的。但是呢,不对题也有瓜葛,所以我也不能推辞了。”

  一番谦虚过后,欧阳先生开始讲述,一位老者的人生画卷慢慢展开……

   “我不是大师,我比大师大,是‘老师’”

  欧阳中石先生生于山东泰安,今年已是78岁高龄。在我们的眼里,他是一位大师级的人物,著名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又是京剧奚派传人,而他却将自己定位于教书匠,艺术爱好者、探索者和享受者。

  录制现场,先生调侃自己,言:“少无大志,见异思迁,不务正业,无家可归”。然而据我们所知,他师从名家,有很多非常了不起的老师,如金岳霖先生、张伯驹先生、吴玉如先生,在艺术方面,更是接受了齐白石、奚啸伯先生的教诲。跟这样的老师学习,本应终生受益,可为什么他却戏称自己“无家可归”?

  欧阳先生从教五十四年,从小学生教到博士后,除了书法,还教过语文、数学、化学、物理和体育。他在首都师范大学主持创办书法艺术教育专业,形成了由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书法文化高等教育体系。可他又为何戏说自己是“不务正业”?

  假遛?纨子?超级票友?

  自称是“假遛”、 “纨子”的欧阳先生其实是京剧奚派传人,师从“四大须生”之一的奚啸伯先生。 欧阳中石很小就对戏曲产生了浓厚兴趣,尤其喜欢模仿奚啸伯的唱腔。机缘巧合使奚啸伯破例收下了这个15岁的未出校门的中学生为徒。

  节目录制现场,欧阳中石先生无法抵挡观众们的热情,念了一段《草船借箭》里面鲁肃回答周瑜的一段,韵味醇厚,赢得了一片叫好声。观众掌声不断,长达一分多钟。

   “调皮 ”学生可教也

  面对台下百余名自己的学生,欧阳先生一改往日在课堂上的矜持,大谈年少时自己的“调皮”:模仿老师的神态、讲话的语气,和他们的动作;在老师出的对联中纠错儿……欧阳先生的老师们都是大家,都是中国学术界和艺术界的 泰斗、大师,在他们面前,欧阳先生是怎样“调皮”的?他又是怎样“调皮”得令大师们欢喜赏识呢?台上先生侃侃而谈,台下则传来阵阵笑声和掌声。

  急中生智的一节语文课

  欧阳先生当中学老师的时候,有过一次惊险的经历。中午,欧阳先生和学生们淋漓酣畅地打了场乒乓球,临到上课,刚准备回去休息,却被学生拉回课堂,原来他忘了当天下午学校组织听他的课,连续两节,讲述《醉翁亭记》。如何才把这节毫无准备的示范课讲好?欧阳先生急中生智,使了妙招,不仅让学生形象地解读《醉翁亭记》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更使学生们在一个半小时内背诵出了这篇文言文。究竟是怎样的妙招?他的教学方法又有怎样的独特之处?

  加号减号,智慧夺取时间

  初中时的一次考试,促使他思考聪明学习。100 道判断题,正确划加号,错误划减号。同班的一个同学很早就答完在外面打篮球了,可他却用了很长时间才交卷。同学的妙招使他对学习方法有了新的认识。

  学习究竟要用一个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学得更好?欧阳先生从来不主张用功,他说“功”就是工夫,而“工夫”就是时间。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以学会为基准,用的时间少是最合算的。是怎样的经历让他有了这样思考的契机?在发扬“勤奋”、 “刻苦”的今天,他的这番见解又能否带给我们一种别样的思维方式呢?

  书法的前景是究竟怎样

  书法是一门非常古老的艺术,至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随着科技的发展,它的实用功能越来越弱。从毛笔到钢笔,到现在普及的电脑,书法似乎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了。作为书法教育家的欧阳先生现场挥毫泼墨,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带领我们从思想上走出了当今书法的困境。

  节目的遗憾

  谈话过程中,欧阳先生的老伴儿张老师走来给先生递药。 他们小学便是同学,如今结婚已有五十多年,用当下令人艳羡的词说,就是“金婚”。老俩口一辈子相敬如宾,相濡以沫。遗憾的是,无论朱哥如何反复做工作,聊了一下午的张老师就是怎么都不愿去现场。最后一句话,她说动了我们:“我这辈子呀,永远就是在后头。” 张老师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我们也就没有任何理由再去强求她,只希望他们和和美美,安享晚年。

作者:    来源: 央视国际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