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校长论坛 正文
阅读指导,我们还有什么“招术”?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7-20 10:23:26

  在许多孩子眼里,图书馆是藏宝之地。暑假,中小学图书馆有多少向学生开放?国家图书馆、各省地市县的图书馆有多少向学生开放?据了解,许多图书馆只向18周岁以上的人士开放,好像18周岁以下的学生只要读课本就可以了。18周岁以前正是像海绵一样吸取精神营养的最好时候,却受到方方面面的限制,面对图书馆之门而不能够进入,这在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历史的古国不是一件怪事吗?记者张学军摄

  现有的“招术”回顾与分析

  就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其最终的落脚点不在课内而在课外,这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界的共识。因此,如何有效地引领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已经不少,具体的做法也不少,但似乎都不得要领,因此收效甚微。

  这些做法一是“列书单”,亦即向中小学生推荐阅读书目。

  有资格向学生“列书单”者,必是多少与权威沾点儿边的机构或个人。前者如《课程标准》的编订机构,各级教学科研部门,最低级别也得是学校的语文教研组;后者如名作家、名教授,以及少数对读书有所研究或体悟的语文教师和家长。无论是哪一个机构或是个人开列的“书单”,有一个共同点:被列入“书单”者,多为古今中外的名著,且多以文学名著为主,兼及其他。

  按理说,“列书单”者都是权威,被列入“书单”的作品又都是名著,学生们该按图索骥,争相阅读了。出乎意料的是,对“书单”

  响应最热烈、行动最迅速的是出版社和书商,学生那里却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可以说,没有一份“书单”里没有曹雪芹和托尔斯泰的作品,也没有一份“书单”有郭敬明的名字。可到学校里去走一走看一看,有几个同学在读曹雪芹或是托尔斯泰?又有多少学生没有读过郭敬明?

  这并不是说“列书单”一点意义都没有,客观地说,“书单”对于比较自觉的孩子,对于努力想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的,只是在这个权威影响力甚微的年代,作用不是挺大。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读不读、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

  二是“搞活动”,亦即搞与读书有关的、旨在推动课外阅读深入开展的各种各类的活动。近年来,这一类活动的形式日益繁多,其中最常见的有:

  读书征文比赛指定读哪几部名著或一个大致的阅读范围,也有不指定阅读对象而是确定一个阅读主题的,让学生读后写作一篇类似于读后感之类的文章,然后交由评委会筛选出获奖者。这类活动通常由教育行政部门、团委等单位主办,下文件硬性规定学校必须上送几篇文章。学校往往是指定几个有可能获奖的学生参赛,故涉及面不广,且具有完成任务的性质。

  阅读知识竞赛这类活动大多由阅读类的杂志社主办,涉及题目的知识点是在当年或上一年的杂志里头。虽不收参赛费,但必须订阅全年的杂志,商业气息浓厚,学生往往不愿参加。

  读书节或曰阅读节中国目前还没有全国性的读书节或阅读节。但在较小的范围内,如一所学校,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已经有人率先在搞,一年一次,有的已连续搞了好几届。发起者多为明晓读书的重要性,自己又爱读书,并有急切地引领学生阅读从而推广到全民阅读之愿望的有识之士,其动机之纯、心肠之热,毋庸置疑。与读书节相伴的,往往还有美丽而诱人的读书口号,如“打造书香校园”、“营造书香社会”、“创建学习型城市”,还有名家读书报告会、读书征文比赛、家庭藏书家评选、图书打折展销等系列性活动。从时间上说,短则一天几天,长则达几个月。

  读书节对于宣传读书的重要性,营造读书的氛围确有一定作用,应该肯定地说,有这个节比没有这个节好。但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往往是表面形式大于实际收效。

  三是“开设课程”,即在现有语文课之外再专门开设一个“课外阅读课”或“课外阅读指导课”。

  如果是在完全正常的语文教学状态下,这个课外阅读课是没有必要开设的。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也就是说,学生在语文老师的指导和引领之下,通过语文课的学习,最终要达到离开了老师和课本之后,自己能找书来读,而且会读。然而,当语文课异化为语文应试课之后,与上述目标的距离就越来越远了。因此,大约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在原语文教学大纲还没有这方面规定的情况下,就陆续有学校自发地从每周5至6节的语文课中抽出1节课,单独开设了课外阅读课。到目前为止,全国所有中学基本上都开设了。不久前,上海由教育主管部门硬性规定,从小学到高中,每周必须增设1节课外阅读课。这方面的工作,上海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与上文列举的“列书单”和“搞活动”相比较,专门开设语文课外阅读课应该说是更可行,也是更有效的做法。但据同行的反映和笔者的实际观察,收效依然不大。原因何在?除了各学科的应试演练繁多而学生的应试压力太大这一大环境大气候尚未得到根本的改变之外,课外阅读课虽然开设了,但对这门课的认识不足和措施不到位也是两大主要的原因,尤其是后者。

  认识不足既表现在学校领导和教师,也表现在学生身上。领导和教师虽然也知道学生光死抠书本是不行的,还必须有大量的阅读去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去提升他们的精神素养,但到具体落实的时候,总还是把它排在了中考高考科目的后面。这从学校给教师计算的课时津贴里头就可看出一点苗头来。比如升学开考科目一节课的津贴是十多元,而课外阅读课一节才几元钱,不到前者的一半。既然学校如此认识,如此行事,那么承担这门课的教师(通常是语文教师)也就马虎过去算了。至此,学生学得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措施不到位主要在于教学目标任务的模糊甚至缺失。许多学校只是把课外阅读课往某个语文教师的名下一排,规定教师哪一节带领哪个班的学生进入校阅览室或图书馆阅读图书报刊,然后反复强调的是纪律方面的要求,如保持安静、不准喧哗、要爱护书刊、损坏图书要赔偿、偷书罚款等。至于具体到这门课程该如何实施,全凭教师各行其是。多数教师也就按学校的要求先是把学生带入阅读场所,然后是维持好40分钟的纪律而已。如此这般,原本是一个极好的课程创意,也就滑入了一种效率平平的形式或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综上所述,近十多年来,我们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学校的领导、教师,以及学界名流,为改变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除了读教科书以外不读或很少读书、不会自己读书的现状,做了很多努力,想了不少具体的办法,也收到一些效果,但根本的面貌依然没有改变。

  学校的情况如此,整个社会的阅读状况不佳,也就在所难免了。

  从最近公布的一些阅读调查数据和比较研究文献看,中华民族的阅读氛围比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落后得多,公民个人读书量远远比这些国家的人量少质低。不少学者认为,这已经成为中国腾飞的一个重大的自身障碍,是一个民族迫切需要解决的忧患。

  我们还有什么更有效的“招术”

  难道真的是山穷水尽疑无路了吗?不!有时候,当一块巨大的石头怎么也搬不动的时候,一根小小的杠杆便能掀翻它,或者使它沿着我们所期望的方位移动。

  我们认为,“列书单”、“搞活动”、“开课程”等虽收效不是很显著,但可以继续搞下去,它们毕竟或多或少拥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然而决不能满足于现有的上述三者,我们必须尽快找到一根掀翻“阅读推广难”这块大石头的“杠杆”来。

  第一,找准“软肋”。

  有人说读书推广是个系统工程。不错,它需要一大堆的硬件和软件,如首先要有书,然后要有场所、桌椅,还要有时间。可有的读书推广机构“系统”了几年就是“系统”不起来,处处着力,最终还是无能为力。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国人读书状态不佳的最根本的“软肋”在于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句话里有两个关键词:

  一是“从小”,二是“习惯”。只要看看爱读书的犹太人、俄罗斯人、法国人,就不难明白这一点。他们一旦要出门,少不了要往小包包里塞一本两本书进去;公园里、地铁列车上,甚至是街头的石凳、公共场所的台阶上,都不难瞧见他们专心而优雅的读书身影。出门在外,还如此抓紧时间读书,是他们来不及完成老师催交的作业,还是明天要参加公务员考试?可能都不是,而是习惯使然。习惯一旦养成,你叫他不读书他都难受;而没有习惯,再多的读书呼吁也枉然。

  第二,找准培养读书习惯的途径和时机。

  习惯是从哪里来的,何时形成的?是从小在他们父母的熏陶下养成的。一代代相传,就成了整个民族大多数人的习惯。

  可我们的民族,从整体上说,还没有形成这样的好传统好习惯。

  历史上虽有过“耕读传家”的好现象,但仅是局限于极少数的家族而已。历史,从来没有提供过形成全民阅读的气候和条件。眼下,许多家庭似乎已经具备了营造读书氛围以影响下一代的条件,但万事开头难,要形成气候谈何容易?再加上国人好浮躁,有了钱先要买房买车,有了闲暇时间要出门旅游,零零碎碎的时间要搓几圈麻将。也难怪,多少年来,穷怕了,累够了,确实也该享受一下了。

  要解决读书问题的“软肋”,要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仿效国外而指望于各个家庭,几十年几百年后可能行,而眼下肯定不现实,这就是中国的国情。除此之外,社会团体、学界名流、公益机构、出版部门、新华书店等出面倡导呼吁行不行?这可能会收到一些局部的、暂时的效果,但非常有限。我们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软肋”,途径是学校。

  我们知道,无论是坏习惯还是好习惯,大都是从小养成的,一旦长大成人,要改也难。所以,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的最佳时机是小学阶段,其次是中学阶段。中学也以初中一二年级为佳,到了初三以后,一是面临着升学的竞争,二是年龄偏大,效果已经不怎么样了。

  第三,找准培养良好读书习惯的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

  既然我们已经指望把培养读书习惯的任务交由学校来完成,就有必要联系到前文提到的大多数中小学都已经开设的课外阅读课。目前开了这门课之所以收效甚微,不是思路不对头,方向不正确,而是目标不明确,措施不到位。

  我们认为,开设课外阅读课的目标最终只有一个,那就是使学生从小养成科学的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之受用终身。习惯一旦养成,扩大知识面,增强人文素养等等是必然会到来的收获,不必刻意求之。

  开设课外阅读课的目标既已明确,能否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在于措施是否到位了。所谓措施到位,就是说这个措施不仅是行之有效的,而且要能保证目标的最终实现。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具备一个先决条件:阅读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内在的智性活动,但根据学生教育的特点,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措施(或曰办法)最好是能够以某种物质的形态来实现,既便于学生的学习,也便于老师对学生的指导、检查和督促,亦即我们所常说的可操作性,做不到这一点,最终很可能又是一句空话;同时,这种操作又不能违背智性活动的规律而反过来抑制甚至扼杀学生的个性,否则,就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愚蠢之举。

  面对如此大的难度和如此苛刻的条件,借鉴前人的经验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和自身的阅读体验,这里提出一个值得一试的办法,供大家参考:

  硬性规定科学指导学生做阅读笔记

  先说“硬性规定”。坏习惯即使你不规定也往往很容易养成,它的自发性很强;而好习惯的养成自发性相对较弱,因此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少不了来点儿强制性,对幼小的孩子来说尤其如此。可规定学校在小学三年级之前(具体哪个年级开始最合适,可以再探讨),开设课外阅读课,规定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阅读专用笔记本,凡是进阅览室、图书馆上阅读课时,必须带上。

  再说“科学指导”。学校应挑选爱读书会读书的老师或具备上述素质的图书管理员担任课外阅读课的任课教师。在这门课刚开始的几节课里,老师可简单地讲一讲阅读的意义(切勿过度说教),然后是科学地详尽地教给学生怎样做阅读笔记,包括基本格式和记录要点等。

  接下来的课大多用于带领学生携带笔记本和钢笔(最好不要用铅笔和圆珠笔,以便笔记本的长期保存甚至终身收藏),进入校图书阅览室读书看报,并做到随读随记。此后,教师应定期不定期地将学生的阅读笔记收起来检查批阅。教师一翻开笔记本,学生读了哪些东西,读了多少,阅读过程中有无自己的思考分析和批评,都一目了然,从而根据需要作适当的个别指导和集体讲评。最后,要求学生把这随读随记延伸到阅读课之外,如星期一早晨,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学生必须把阅读笔记交由老师检查批阅。如此坚持一到三年,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有望初步养成。初中、高中继续这一做法,至中学毕业,这一习惯就比较稳定了。

  至此,书香校园的愿望也就有望实现了。不仅如此,现在全国已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沿海发达地区已接近于普及高中教育。如果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学生时期人人都拥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终身保持就不再是太难的事。到那时,“天天都是读书节”、“书香社会”、“学习型社会”等美妙的理想就极有可能成为美好的现实而出现于中华大地。

作者:    来源: 中国教育报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