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论坛 正文
"性暗示"广告:治标更要治本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7-20 09:00:03
                                                     
                            露骨"的塑身内衣电视广告长时间热播,惹得不少孩子家长意见不小
  

     近日,北京市两位人大代表建议强制“性暗示”广告分级、限时播出,而有关部门也表示要加大监管力度。(《北京晨报》7月16日)笔者以为,此举虽无不可,但却不如治标先治本,从源头上堵塞“性暗示”广告产生的渠道。

    一身材瘦削的女士,胸前挂着一般屏幕尺寸的手机走来,却被身旁的男士奚落道:“小平(屏)不够爽!”之后,一身材丰满的女士尾随而至,骄傲地展示着自己胸前的大屏幕手机,男士立即高呼,“大的(屏幕)才过瘾!”

    上面就是一个典型的“性暗示”电视广告。诸如此类的“性暗示”广告,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充斥着电视、网络、报刊等各种媒体以及大街小巷上的灯箱、车体广告牌上,对人们的眼睛和耳朵形成一种全方位的狂轰滥炸,大有要强奸人们的视听神经之势。

    “性暗示”广告虽然具有含蓄性、隐蔽性、间接性等特点,但却很容易误导青少年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甚至会刺激青少年的早熟、早恋、同居,出现大量的“问题少年”,从而威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和谐。事实上,成年人的“婚外恋”、“一夜情”、“包二奶”、“网恋”等现象也都与“性暗示”广告有一定的关联。

    “性暗示”广告大行其道不是偶然的,在本质上它是商业本能和生理本能达成恶劣共谋的结果。商家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就要扩大自身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利用人的生理本能,通过刺激人的荷尔蒙分泌来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是最为简捷有效的手段。此外,媒体受利益驱动,采取商业化的操作模式,也是“性暗示”广告泛滥成灾的重要原因之一。依此而言,商家和媒体对恶俗的“性暗示”广告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当然,现代社会的商业化本质和趋势,迫使商家和媒体都追求最大利润和品牌效应,本是无可厚非。但是,依靠刺激人的生理本能,把商业和商业广告恶俗化、低级趣味化,却表明商家和媒体的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和职业道德的堕落。见小利忘大义,最终必将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事实证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后的赢家往往是那些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的商家和媒体。

    通过立法或制度来强制“性暗示”广告分级、限时播出,自然也会收到一定的效果。问题在于,难道半夜播出的恶俗的“性暗示”广告就没有负面效应?

    职是之故,笔者以为,治标不如治本,强制规范“性暗示”广告不如规范和约束商家与媒体,从源头上堵塞“性暗示”广告产生的渠道,特别是要重视商家和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与养成,根除“性暗示”广告产生的土壤,还社会一个清纯的空间。
作者:    来源: 光明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