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人物频道 > 百姓故事 正文
夫妻18年抚养30余名被遗弃残疾儿童(图)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7-12 13:44:03
夫妻18年抚养30余名被遗弃残疾儿童(图)
郭改然和她哺养的残疾孩儿多亲啊

  东北网双鸭山7月12日电   人常说,哪个父母不爱孩子?可就有一些父母出于种种原因,将自己的残疾儿女活生生抛弃,任他们在死亡线上挣扎。孩子的哭声也许不能唤醒这些父母的良知,但却唤醒了社会的良知。原平市楼板寨乡西庄村村民陈天文和妻子郭改然18年如一日,把满腔真爱,无私地播撒在30余名被父母抛弃的残疾儿身上,演奏出一曲人间真爱,让残疾儿童充满阳光的动人乐章,在当地传为佳话。

  被弃残疾儿有了家

  时间倒回1989年6月。在原平县民政局工作的陈海文,为了给两名残疾孩子找个家,拍着胸脯对领导说:“我二哥、二嫂有一副菩萨心肠,我回去给他们说说,这事准保没问题。”民政局领导当时正为这事犯愁。

  原来,6月初,两名分别被抛弃在原平唐林岗火车站和县公安局东侧的残疾儿,被好心人送往民政局。民政局花钱找人哺育,但没过几天,就再也没人愿意揽这“瓷器活”了。两名残疾儿一个不能动,一个双目失明,都被退回民政局,领导急得团团转。陈海文想到他的二哥陈天文、二嫂郭改然。于是,他回到西庄村和二哥二嫂商量:“你们得帮我一个忙。”两人笑了笑说:“一家人还说两家话?什么事,你说出来,我们能帮就帮。”陈海文和他们讲了实情。二哥二嫂交换了一下眼色,郭改然对小叔子说:“行,嫂子帮你这个忙,你抱回来吧。”陈海文悬着的心一下子落了地:“我就知道二哥二嫂是世界上最有爱心的人。”“别贫嘴,二嫂不喜欢听这套戴高帽子的话。”

  陈海文立即回到原平,把这两名残疾儿童抱回二哥家。从那一刻起,陈天文两口子就与残疾儿结下不解之缘,当起了特殊“父母”。

  特殊家庭亲情浓厚

  陈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耕种着6亩土地,当时有两男一女3个孩子在学校读书,家庭经济紧缺。自打三弟抱来两个残疾儿童后,妻子郭改然就被缠住了手脚,不能下地干活。民政局每月给每个残儿200元生活费。两个残疾的鲜活生命,让善良的夫妻俩越养越亲,觉得两个残疾儿比自己的亲生儿女更需要疼爱。

  1990年,县民政局又送来两名残疾儿,后来陆陆续续总共送来30余名残疾儿。现在除一部分先天性残疾儿童医治无效夭折外,还有9名残疾儿在陈家喂养。这些孩子最大的13岁,小的还在吃奶。陈天文夫妻把略大的6个放在6平方米的炕头上,把3个吃奶的放在一张双人床上哺养。孩子们有的不会走、有的不会站、有的不会说话、有的双眼看不见、有的大小便失禁;躺的、卧的、爬的、跪的,不是这个哭,就是那个闹,这个需要揩屎,那个需要擦尿,陈天文夫妻对残疾儿倾注了最大的爱心。为照顾好孩子们的生活,他们一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就是想让残疾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不论是臂残腿瘸、兔唇哑巴、痴呆弱智还是偏瘫,他们都个个视如己出。郭改然一会儿抱抱这个、一会儿摸摸那个,这个脸上亲一口,那个嘴上吻一下,用郭改然的话说是:抱着这块肉,我就亲得放不下。

  花开花落,春夏秋冬,十八年过去了,陈天文和郭改然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没有吃过一顿安心饭,他们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这些残疾孩子身上。

  残儿患病父母揪心

  2004年初夏,一个5岁的残疾儿臂上长的瘤子越来越大,这可急坏了陈天文夫妻。他们找原平市民政局、找忻州红十字会,后来忻州红十字会答应为这名残疾儿免费做手术。陈天文夫妻在愁苦中看到了希望。

  陈天文夫妻把家里的残疾儿交给儿媳妇暂时照料,抱着患儿急匆匆到忻州住院做手术。他们人在忻州,心里还牵挂着家中的孩子,妻子催促丈夫:“你回去照料家里吧,这儿有我。”夫妻俩哪一头也割舍不下。

  郭改然陪着“儿子”在医院呆了20多天,但最终也没有治好这个残疾儿的病。

  2005年夏季的一天,家里哺养的残疾儿不知怎么一下子就有5个得了重感冒,高烧不退。夫妻俩急得四处寻医问药。看哪个病得最厉害,就先抱哪个去看病。夫妻俩一人抱一个,小跑似的奔向楼板寨乡卫生院,打了针,退了烧,又请医生到家里看其他的孩子。当孩子们一个个恢复健康时,他们高兴地笑了。

  生命天使无怨无悔

  今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一辆面包车急驶而来,停在村子东边,有人从车上抱下一个大包,放在墙脚又飞驰而去。村里的人们走过去一看,大衣服里包着一个四五岁大小,面目清秀、衣着整洁的孩子。人们拉他站不起来,问他也不会说话,像个哑巴,啊啊哭喊。

  村里人急忙跑到陈家报信,郭改然二话没说,三步并着两步赶到现场,一把抱起孩子,边走边哄:“噢、噢,别哭,妈妈接你来了。”被弃的孩子不哭了,她倒哭成个泪人。天下咋会有如此狠心的父母?

  18年哺育残儿,无怨无悔;18年含辛茹苦付出多少心血,让这些被遗弃的残疾儿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享受到了家的温暖。陈天文夫妇如生命天使,感天动地。

  特殊“父母”哺育残儿的故事还在继续,相信明天的故事会更加精彩 。

作者:    来源: 山西新闻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