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e网超市 > 今日龙江 正文
“大白楼”闭店13年后将重新开张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7-12 10:25:22

  东北网双鸭山7月12日电 闭店13年、几易店名的老字号“大白楼”日前终于搭上改制班车:民营企业哈尔滨滨辉实业有限公司注资2700万元,对其进行兼并重组,重操旧业的“大白楼”将于本月中旬在原址开张纳客。

  “大白楼”:哈市最早的凭票供应店

  “大白楼”是市民对哈尔滨肉类联合商店的昵称。这是一栋三层欧式建筑,位于道里区尚志大街176号,始建于1931年,因楼体为白色,故此市民都称之为“大白楼”。

  解放前,“大白楼”原为公和利百货店。1948年,哈市百货公司接收了“公和利”,将其改为劳保用品商店;1953年,改为哈市第十百货商店;1956年3月,在原址组建了哈市食品公司第四副食品商店,经营项目以肉食为主,一楼除主营生肉外,还有蔬菜、水果、水产品、调味品。二楼主营熟肉制品,不仅有地产的风干香肠、松仁小肚、欧式红肠、松江肠、环形肠等获国家金银牌的名特产品,还有南京板鸭、金华火腿、福建肉松等,本店老艺人生产的扒猪手、熏兔肉、酱排骨、熏大肚等风味产品在当时颇有名气。

  当时“大白楼”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对外国专家、国际友人和军队特需的供应。商店营业大厅对外敞开,面向消费者服务,楼内设有接待室,专门接待外宾、专家、高干、航校等特供户,他们在接待室开票后,按特供量到柜台前取副食品。当年在三楼还设有食品化验室,配备先进的化验仪器,由公安局派驻人员,特需商品在出售前必须经公安人员和化验专家化验合格后方可获准出店。

  1963年,三年自然灾害结束不久,“大白楼”改名为肉类联合商店。当时正值计划经济时代,市民买肉、买蛋都是凭票供应,尤其是60年代初,肉类供应紧缺,“大白楼”除承担“特供”任务外,被市政府确定为全市最早凭票供应点。每天一大早,在“大白楼”门前都能看到排长队等候买凭票肉的市民,9点钟开门后,柜台上的生肉和熟肉一会儿就被买光,常常出现排两三回队都买不到肉的现象。

  据“大白楼”的老职工介绍,“大白楼”在市民中名气很大,当年的哈尔滨人视为“放心店”,主要是因为这里经营的肉质过关,经过多道检疫关后方可获准摆上柜台出售。此外,“大白楼”用传统工艺加工的肉制品更令许多老市民难忘。这里加工的扒猪手、酱下水、熏大肚等产品,色鲜味香、软硬适口,是哈尔滨独特的地方风味产品,很多住在香坊区、南岗区的市民也专门乘车到“大白楼”排队购买。

  租给韩商,41年经营史结束

  “大白楼”既有骄傲和辉煌的历史,也有衰退后跌入低谷的经历。据“大白楼”现任经理王桂芳介绍,1985年,“大白楼”取消了特供专营业务,供给制、分配制的购销渠道行不通了,“大白楼”开始步入困境,连续6个月出现亏损。

  “大白楼”的企业决策者与职工虽然想了很多遏止滑坡的办法,但都回天无力。在“大白楼”财务账上清晰地记录着这样一组数字:1982年全年销售额实现1010万元,利润26万元;1984年全年销售额666万元,利润4万元;1988年企业实行多种经营后,全年销售额增长到1300万元,利润9万元;1990年在零售基础上增加批发业务后,年销售额虽然提高到1800万元,但纯利润只有4万元;到1992年企业处于负增长,年销售额1376万元,亏损14万元。

  “大白楼”的经营跌入低谷后,职工工资难以保证,160名在职职工的积极性受到影响。1994年,“大白楼”在无奈的情况下租给韩商,开办洗浴、游艺项目。随着“新都娱乐总会”的牌子挂起,“大白楼”也结束了其41年的经营历史。

  然而,经营不到4个月,韩商携款而走。“大白楼”变成了空壳,不但职工的工资没着落,连韩商欠下的水、电、房费也无力支付,房管、供电、供水等三个部门分别起诉,法院先后将“大白楼”的前后两个大门贴上3张封条,从此“大白楼”被迫关门,职工断了生活来源。

  为减少企业损失,现任经理王桂芳带领职工跑供电、协调房管和供水,最后解除了封条的冻结。1997年12月,“大白楼”被租给银河证券,4年期满后又出租给泰康人寿保险公司。企业虽然名存实亡,但200多名职工仍然带着国有职工的“红帽子”,经常上访告状,要求恢复“大白楼”经营。到2006年,审计结果为“大白楼”累计负债1000万元。这一沉重的包袱打消了所有职工恢复经营的念头,很多老职工含泪走出“大白楼”,为失去这块叫响多年的老招牌感到痛心。

  注资2700万,“大白楼”重张旧业

  “大白楼”虽然历经坎坷,但它的名字仍根植于哈尔滨几代人的记忆中,挥之不去。许多老哈尔滨人希望“大白楼”再回到这座城市,使人们能够再买到那些具有传统特色的肉制品。

  以对老字号负责的态度,道里区政府在推进国有企业改制中,把“大白楼”列入重点,通过招商引资形式,多次在洽谈会、对接会上向投资者推介。2006年,民营企业哈尔滨滨辉实业有限公司对“大白楼”考察后表示出收购意向。该公司以兼并形式恢复企业经营,并投资2700万元重立“大白楼”这块老招牌。

  滨辉公司出资1700多万元安置了“大白楼”原职工并还清企业负债,又投入1000多万元,按照“大白楼”原有风格对营业面积2600平方米的“大白楼”进行恢复性装修。同时招回“大白楼”有经验的技术工人,实行前店后厂生产,采用铁锅煤火传统工艺加工扒猪手,生产风干香肠、酱排骨、熏大肚等风味肉制品。恢复营业后,“大白楼”一楼为肉类零售区,生肉的品种主要有猪、牛、羊鲜肉;还有包子馅、饺子馅、丸子馅等品种;熟肉制品除本店自制品外设立了全市所有名牌产品专柜,包括肉联红肠、秋林红肠、北京板鸭等,凡是过去市民在“大白楼”能买到的肉制品,现在也都能买到。二楼为品尝区,按大排档形式设计,将啤酒广场与艺术表演融为一体,可同时容纳800人用餐。

  目前,“大白楼”的恢复工程基本竣工,重新开张后,更名为哈尔滨大白楼传统副食品商店。据介绍,这是“大白楼”从事副食经营以来第3次更名。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马玉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