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校长论坛 正文
物价督察员进校有必要吗?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7-05 09:55:53

  据报道,成都市中小学校园日前首次出现了物价督察员的身影,他们对学生从报名到入学进行全程监控,以防止学校乱收费。

  当教育乱收费遭到公众诟病时,很多人把矛头直指学校,这并不为过。因为,毕竟一些学校确实存在乱收费行为。但是,如果把“乱收费”行为简单地认为,只要看住了学校,就能从源头上制止乱收费,甚至认为学校不乱收费了,教育的行风建设自然也就好了,显然这是小看了“乱收费”。试想,如果乱收费问题如此简单,也许它根本不会引起社会的众多争议。正是因为乱收费问题的复杂性,才使其不断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按说,监督学校收费的首先应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所在。实际上,教育主管部门确实也制订了不少规章制度,同时也撤了不少违规者的职,但是收效并不明显。其原因就在于,许多停留在文件层面上的规章制度不可能真正切断乱收费背后的利益链。

  如今,让财政部门派物价督察员常驻学校监管其收费行为,就等于给学校头上又装了一盏“明灯”,使学校实现阳光收费。应该说,这种做法的初衷是好的,但物价督察员进驻校园的做法可能会干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可能给一些部门“捞”教育一把提供了可乘之机。

  从目前的情况看,其实,所谓的教育乱收费主要集中在高中阶段,尤其是择校费。由于高中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因而给一些高中学校收取择校费提供了某种貌似“合理”的理由。而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和小学,目前已减免了农村学生的学杂费,据说城市学生的也将减免。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这些学校并不是监管的主要对象,学校虽然并不负担这些“物价督察员”的工资、待遇,但也没必要再派一个什么“物价督察员”。因为,这有劳民伤财之嫌。当然,学校的收费需要监管,但即使需要监管,相关部门应当正本清源,根据乱收费的特点,先对学校进行区分,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查账的方式进行监管。这样,既能给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松一松“绑”,也可使这些学校有一个比较好的外部环境。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