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7月4日电 6月28日上午8时,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重症监护室门口,陆玉香踮着脚将脸贴在玻璃上,里面躺着她34岁的儿子李学红。几天前,医生从她的体内取出一个肾成功植入她儿子的体内。
李学红显然看见了母亲,他支起身子挥了挥手,陆玉香用手紧紧抓住门框维持身体平衡,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几天来,从自己的病房到重症监护室,只求“看看儿子就可以了”的陆玉香记不清已经往返了多少次,那双枯藤般黑黑的手搭上玻璃时总会颤抖,毕竟,老人已经68岁了。
去年10月12日,临湘市民李学红被确诊患了尿毒症,李家经济比较拮据,一家人顿时慌了手脚。直到今年4月,李学红没有等到合适的肾源,家里所有人都去医院做检查,结果显示只有陆玉香是唯一适合的供体。
“医生却告诉我50岁以上的人不适合做移植手术,风险很大。”陆玉香急了,跪在医生面前不肯起来。“她说她在手术台上下不来没关系,只要能保住儿子的命。”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主任文定军说起当时的情景仍唏嘘不已,“做还是不做,我们当时讨论了很久。毕竟她的年龄太大了,很有可能在手术中出现意外。”
5月初,医院对陆玉香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结果显示其肾功能、心脏功能及血管条件都符合移植标准。随后,专家对陆玉香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最后将移植手术定在6月19日。
“得知消息后,一家人都很高兴,但我看见妈妈躲在房里哭,她放不下70多岁的父亲。”陆玉香的大儿子李学文说,“父亲一直身体不好,进手术室前母亲给了我一封遗书,说她如果出现意外就把遗书交给父亲。”李学文说,几十年来母亲第一次这么严肃。
6月19日上午,陆玉香和儿子一起被送进手术室。3个小时后,一直守候在手术室外的亲人等到了一个最好的消息:移植手术相当成功,母子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