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校长论坛 正文
与其下猛劲反作弊 不如去拯救灵魂的错位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7-04 10:16:10

  7月1日,全国职称英语考试成都新南门某考点,一位考生带进考场的《牛津高阶英文字典》挖了一个深3厘米的洞,这个洞刚好能放下一部翻盖手机。监考老师发现手机上刚才收到的短消息竟是考题的答案。(7月2日《成都晚报》)

  自高考到全国职称英语考试,就作弊手法来看,可谓花样众多,层出不穷,利用字典里挖洞藏手机进行作弊,笔者还是第一次听闻,真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实在是令人咋舌。

  按照有关规定,考生在进入考场时,不准带手机,可成都的这位考生还是把手机带了进去。不能说是监考老师没把好门,只能说是考生的手段太高明。随着考生作弊花样的不断翻新,使得本来简简单单的考试变得日益沉重。是什么原因令这位考生弃考场规则于不顾,甘愿去冒这个险?据了解,是为了职称评定。据考生反映,如果职称考试能顺利通过的话,那么在职称评定时就能升职晋级,获得涨幅工资,或者获得比升职晋级意义更大的好处。

  无疑,驱使考生斗胆作弊的是考生的长远利益。当追求利益的欲望超越内在良知时,人们就会打破本有的道德底线去做一些冒险的事情,成都考生挖空心思变着法儿的去作弊就就是在利益驱动下的心理错位。也许作弊行为的本身并不可怕,但行为背后折射出来的某些东西的缺失才是最最让人可怕的。

  考试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考验,更是对公平、诚信、规则、秩序的考验。当这些属于道德、精神层面的东西一旦丢失,考试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与其下猛劲儿加固监考这道反作弊城墙,不如从思想上心理上去拯救考生灵魂的错位。鲁迅说,拯救国人的第一要著是要改变他们的精神。而我要说,要改变考试的弊端,首先要拯救考生灵魂的错位。

作者:    来源: 腾讯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