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论坛 正文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剧本?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6-29 08:57:09

  因为刚下过一场大雨,昨晚北京电影学院的校园里显得分外清新,嘉宾与观众们带着湿乎乎的气息走进北电的标准放映厅,等待他们的是“第四届金字奖颁奖典礼暨首届中国编剧论坛”。

  已连续举办四届的“金字奖”评选是北电检验学生创作成果的特色活动,此次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并增设“首届中国编剧论坛”多少有些别有深意,几位重量级嘉宾的精彩对话则为这种深意做出了清晰的“图解”。

  《三峡好人》挽救不了中国电影

  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剧本”的话题讨论中,主动面对市场是在场嘉宾的一致共识。北电文学系主任刘一兵在致辞时举例说道:“不指望《三峡好人》挽救中国电影,它挽救不了。”他认为有志从事电影行业的学生当下最重要的是学习如何拍摄商业片,如何接受、理解并掌握市场。相比较于《三峡好人》,刘主任更为推崇宁浩的《疯狂的石头》,他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当下中国电影应当“踩着疯狂的石头过河”,即便低成本的投入也要换取高票房的回报。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离开雷锋的日子》编剧王兴东对此补充道主旋律电影也需要面对市场,需要“脚踩两只船,一脚踩生活,一脚踩市场。”而好莱坞资深审片人劳伦斯-卡尔默(lawrence kramer)的发言则更多在做某种“提醒”,他认为大家要“学习拒绝好莱坞不好的一方面”。同时,他对中国电影现状的评价是有许多“包装式的电影炒作”。

  咽喉被谁掐住了

  整场论坛,最让观众们兴奋的是《激情燃烧的岁月》编剧陈坪女士“激情燃烧”式的发言。她坦言自己一部低成本的电影苦苦找不到投资方,并抱怨当下编剧的地位低下。在她之前,八一电影制片长副厂长刘星曾比喻说“编剧是一部电影的父亲”,而到陈坪这,编剧“连继父也不是”,更别说父亲。对于当下中国编剧的创作状态,她更是疾呼:“咽喉被谁掐住了!”

  当话题离开市场而转向如何进行剧本创作时,几位嘉宾都不乏“惊人之语”,王兴东会长认为“编剧的第一竞争力在于谁占据了生活。”刘一兵主任则比喻说“血管里流出的都是血”,意在告诫学生写剧本不能牺牲人物的塑造和故事的品质。

  中国电影学院帮

  据主办方介绍,“中国编剧论坛”计划与“金字奖”颁奖并行,每年举办一届,每届都针对中国影视产业飞速发展中的新特点、新问题进行理性的讨论和分析,为中国影视事业的振兴和青年影视人才的成长发挥重要作用,用刘一兵主任的话说,就是要“走向电影市场,结成中国电影学院帮。”

作者: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