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人生四大喜事”之说,“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等于告诉我们,金榜题名,相当于洞房之时“做爱做的事”一样喜不自禁,所以有人说不要宣传“炒作”高考状元,甚至要出台什么禁令,倡议什么倡议,我都觉得很搞笑,很不可思议——某些地区、某些教育官员,实在是太不尊重人们喜怒哀乐的权利了。
毕竟高考状元一年才出两个:文科和理科,这多难得的概率嘛。
翻查下历史典籍发现,状元起初称为“状头”,原来在唐朝参加考试的士子,经由各州贡送到京城,在应试前需递送“投状”,即类似今日考试报名时填写资料的情形一样。考试结束之后,将最高的成绩放在最前面,就叫做“状头”。居首者因曰状头,亦曰状元。目前在史籍中留有名号的状元有七百多人,他们都是在苦读之后,才一举天下知,成为当时科考上的佼佼者。
想想吧,史上留下名号的状元才七百多人,为什么现在我们就不能好好报道状元,让他们广为人知,也好为史册多增加些页码。况且,大家都乐意去关注高考状元的成功经验,老百姓的知情权你总得要尊重吧。媒体尊重了他们,我们应该向辛劳的新闻记者表示感谢才对,而不是横加指责,更不能下什么禁炒令。现如今老百姓想要多了解的信息,本来就少得可怜,现如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时,都删除了有关新闻媒体不得“违规擅自发布”突发事件信息的规定了。想想吧,报道高考状元还能比突发事件重要?还得要教育部门发布什么禁令?绝对不靠谱嘛。
作为教育部门,本来就有向公众公布高考结果的职责,既然有高考状元,为何视为“洪水猛兽”不公布,再说,就算没有官方的公布,高考状元还是一样很热,媒体和民众总是有办法找到当年的高考状元的踪迹。更为可笑的是,6月12日,西北的一个省会市的教育局居然紧急向全市所有中学转发12所学校校长的联合倡议,说什么“2007年‘高考无状元’”,高考第一名就是“状元”,这是事实,这是约定俗成的荣誉,不是你说没有就没有的。
这个倡议还“大言不惭”地说,“全市所有中学进一步唱响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今年不宣传炒作所谓的中考“状元”、高考“状元”,不宣传炒作中考、高考升学率,以实际行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真是太有意思了。有人说,高考是应试教育的巅峰之作,高考状元也可以说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而教育官员却恰好是教育制度、教育政策的始作俑者,现在反过来咬“应试教育”一口,如此这般,生又何哀,死有何苦呢。
其实,高考状元的积极影响远远大于负面影响,高考状元并非“洪水猛兽”。最起码宣传高考状元,可以唤醒社会对知识的重视,这总比媒体成天追逐靠脸蛋和会唱点小歌的“超女”“快男”好多了吧,这比粉丝天天渴望看到明星大腕的绯闻乱事好多了吧。善哉善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