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6月22日电 当让苏中雪谈谈自己时,憋了半天的他也没说出一句话,而让他谈科技种田、蔬菜种植、养殖基地建设这些带领村民致富的项目时,却怎么也拦不住苏中雪的话。
村里的百姓说:“我们村长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你让他说他自己,他立马没嗑,而你让他谈如何让大家致富,那他的话比谁都多。”
苏中雪的妻子说:“老苏为了村民们的富裕,累得晚上直说梦话。”
今年42岁的苏中雪是饶河县饶河镇饶河村村委会主任,中国农民的那种憨厚、正直、肯干都写在了他的脸上。
苏中雪没当村委会主任时就靠勤劳肯干成了当地的“万元户”,发了家的他看到还贫困的村子和村民时,他的心就没平静过。
2003年2月,苏中雪在村民的选举下成了饶河村的“当家人”。
可这个“家”不是那么好当的,因为这个“家”穷啊!
上任后的苏中雪砍出了“三板斧”。
把蔬菜销到国外去,是苏中雪砍出的第一斧。
饶河村是一个城乡接合部的村子,人口众多,有市场,同时它的地理位置在饶河口岸经济中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有什么能成为市场及出口的主打产品,那村民富裕的日子就不远了。
苏中雪把目光盯在了蔬菜种植上。
他带头建大棚、学技术,一年下来1万多元的纯利润。第二年全村就有二十多户发展了蔬菜种植;第三年,蔬菜种植就成了饶河村的主产业。
把蔬菜打出国门,苏中雪又把目光盯在了反季节蔬菜的种植上。
“我先干,有效益了你们再跟着种。”
苏中雪又带头建起了两栋1400平方米的日光节能温室。找销路,签合同,苏中雪忙得不亦乐乎。一年下来,乡亲们又看到了希望。三年间,饶河村的日光节能温室从30栋发展到了60栋150亩,并成为全县最先进的日光节能温室,饶河村也成为全县主要对俄蔬菜出口村。
第二斧,向低产田要出高效益。
饶河村有60~70%的土地是土质不好的低洼地或草坪土,不但产量低,遇上旱涝的天气还会颗粒无收,村民们对这样的土地是愁上加愁。
村民手中的土地见不着效益,苏中雪的心里不是个滋味。
他狠狠心硬是把低洼地改成了水田,并建起了“千亩科技水稻示范基地”,利用标准化育秧棚,全面实施水稻旱育稀植,选择优良、新型水稻品种进行试种。3000亩的低产田变成了水田,收益比旱田整整翻了一番。
第三斧,养殖基地把小村变成了多业并举的小康村。
狐、貉的养殖,那可不是谁想养就能养的。而苏中雪“胆子”大,他看准了狐、貉的未来市场,将狐、貉养殖在饶河村发展了起来。而一家一户的散养,形成不了规模,也就难以抓住大市场。苏中雪又建起了养殖基地。不久,饶河村的狐、貉就要搬到20000平方米的“新家”了。
苏中雪想了:等基地一建完,我们就直接去找毛皮加工厂,减少中间的收购环节,让养殖户们再多赚一点。
“苏中雪上任以来何止是这三板斧啊!大到理顺土地纠纷、发展致富项目、搞科技种养培训、新农村建设,小到谁家的地淹了、鸡鸭有病了,苏中雪都要管上一管,有这样的村领导是我们的福气啊!”
为了村里,苏中雪荒了自己家的地;为了村民,苏中雪白了头发。苏中雪说:“人活着不能只为自己,更何况我还是一名党员,能为村里做点事,能带动村民整体致富,我牺牲什么都觉得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