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6月22日电 因为贫困,他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孩子和家人,独自一人来到陌生的古城西安。为供养两个上大学的孩子,他扛过沙袋、骑电动自行车拉人、卖过银杏果、打烧饼、拾菜叶……几乎吃遍了所有的苦。由于饥饿和过度劳累,花白的头发早已爬上他的头顶,脚步也越来越沉重。6年过去了,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时,女儿也顺利大学毕业。昨日,当儿子买菜回来看父亲杨化知时,西安市凤城一路芳馨苑小区这个小家里热闹得像过节一样。
昨日下午,记者在西安市凤城一路芳馨苑小区见到了杨化知,当记者走进他那间简陋的小屋时,发现他生活了6年之久的家竟是一间破旧的地下室,阴暗潮湿。就是在这间小屋里,满桌热腾腾的菜,孝顺懂事的儿子,让杨化知夫妇满脸笑开了花:“每到儿子回来时,我们家就跟过节一样热闹、高兴。”
6年前,杨化知在一位亲戚的建议下从江苏省徐州老家来到西安,并在亲戚的帮助下,找到一份在家属院负责看门和打扫卫生的工作,但是每个月400元钱的工资根本不够两个孩子的学费和他自己的生活开销。无奈,已是人到中年的杨化知经好心人介绍,又在一个建筑工地找到一份扛沙袋的兼差。为了每天能挣到20元工钱,杨化知咬牙坚持每天和年轻人一样多扛沙袋,并把自己每天的生活费控制在2元钱内,其中1元钱买馒头,1元钱买咸菜。这样坚持了10多天后,一次在扛沙袋的过程中,由于长时间过度劳累,杨化知的腰被压弯了,脊椎严重突出,疼痛难忍,腰直不起来。躺在床上的那些天,杨化知动也不能动,没有人来照顾,自己舍不得去医院看病,他就这样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硬挺了过来,但由于脊椎受伤,从此他便失去干高强度体力活的能力。
然而,杨化知所受的苦并没有白费。当小区住户知道关于他的事后,纷纷对他伸出援手,经常将旧家电、废品等东西送给他,或使用或卖点钱。最令杨化知高兴的是,2004年,他的儿子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西安交大。杨化知告诉记者,虽然每天要凌晨三点就起床揉面,但看到小区住户们的友好与帮助,并且如今儿子已成为一名名列前茅的大三学生,他们夫妇俩乐得直说:“我们知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