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校长论坛 正文
大学生就业,做好“加减乘除”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6-22 09:55:19

  大学生就业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总结高校实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新方式以来的实践经验,做好“加、减、乘、除”法,是打开工作局面、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一种思路。

  加法,就是要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择业水平,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根本。大学生就业能力既包括专业知识水准,更包括思想道德水平、实践动手能力、专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择业水平则反映大学生自身职业生涯的设计和专业发展能力,以及联系社会、推介自己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通过高校的日常教学活动来实现的。要通过各种措施,使学生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使大学生在就业、择业的过程中更具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

  减法,就是要不断化解大学生的就业障碍和不利因素。大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有一系列障碍因素,诸如专业培养目标与就业市场的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错位,择业过程中的就业期望过高或信心不足,就业资源使用不当等等。这些障碍因素有些是教育和就业指导不足造成的,有些是学生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要采取各种措施消除或减弱这些不利因素。这就需要通过加强就业指导,针对专业情况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就业方向,提高择业技能;通过开展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通过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及时地解决和排除就业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问题。

  乘法,就是要尽最大可能拓展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信息,扩大择业宽度。这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关键。一般来说,每个专业的择业指数如果能达到1∶3以上,就为大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择业宽度,就业率的提高就有了坚实的保障。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的拓展包括就业市场范围的拓展、就业信息获取手段的拓展和就业方式的创新。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各类信息以及围绕这些信息所提供的就业服务,都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有效手段。因此,不断开拓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构建和完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都需要花大力气持续推进。

  除法,就是要将就业压力分解到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各类群体中去,形成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局面。首先要唤起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自主择业的核心在于“自主”,大学生要树立起积极、正确、切合实际的择业观,要通过从职业生涯设计开始的全程化就业教育,培养起大学生就业的自主意识。与此同时,高校要将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使用起来,为大学生就业服务,例如校友资源、合作关系资源、创业资源等。利用家长资源为大学生就业服务是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重要特色。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发挥职能,不断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岗位。只有调动各种社会力量,按照大学生就业的内在要求提供各种服务,才能使高校的就业压力得到分解,大学生就业水平才能持续地提高。

  大学生就业率的提高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全部过程和每一个环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加、减、乘、除”法,构建起功能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是提高大学生就业水平的一种有益探索。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