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6月21日电 在七星河西岸,双鸭山煤田东部,有一座30多年开采历史的现代化的矿井,早在80年代年产量就达258万吨,成为闻明全国的煤炭样板矿,它就是现在的双矿集团七星煤矿。
1970年5月,以吕中远为总指挥的第一批创业者来到被称为"腰德发屯"的地方开始了艰苦创业建新矿的风雨历程。1972年,一井、二井分别于10月1号和12月份开始试生产,到1973年年末三井建成投产,七星煤矿正式成立。
建矿初期,七星煤矿本着"先井下、后井上,先矿建、后土建"的工作方针,实现建矿生产两不误。30年来,七星煤矿充分发挥机械化优势,采掘生产步步攀高,成为双矿集团的主力矿井。投产当年,生产原煤61.9万吨;1976年产量突破114万吨; 1978年年产60万吨的四井投产后,从1980到1990年,连续十年原煤产量一直保持在200万吨以上;1984年,产量达到246万吨;1986年,产量实现258万吨,创出了双鸭山矿务局各矿原煤产量历史最好水平,盈利额居东煤公司百矿之首。
进入21世纪,为双矿集团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七星煤矿进入高瓦斯开采时期,井下现场条件开始变差,块段小、煤层薄,采掘生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七星人在困境中展现了突破自我、不屈不挠的无畏精神,仍然年年超额完成生产计划,为双矿集团的发展贡献着光和热。
经历了艰苦创业、激情超越、自强奋进的几代七星人,不仅特别肯吃苦、特别能战斗,而且特别讲科学、特别善创造。2002年,七星煤矿在双矿集团率先引入推广应用"5S"管理模式,提升了企业管理层次;2003年,借鉴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管理形式,在集团公司率先推出党建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了党建工作标准,为企业发展凝聚了强大的动力。七星煤矿先后被煤炭部和省政府命名为"大庆式企业";被煤炭部评为"中国煤炭工业现代化矿井"和"全国煤炭样板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