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传出猛料,名演员陈红为了主演三部影片,被某导演潜规则了六年。《三湘都市报》记者试图与当事人陈红及其朋友取得联系,但陈红及其朋友都拒绝表态。6月17日,罗天柱先生在红网上发表文章《被曝“潜规则”陈红为什么失语》,分析陈红“失语”的三种原因:一是确有其事,无法开口。二是无稽之谈,不值一驳。三是有意失语,靠绯闻提升人气。对于陈红的失语,罗先生认为不妥,还煞有其事地自说自话,教育陈红,让我们看看罗先生究竟支了什么高招,来仙人指路,金针渡人的。
先生的第一高招是:“如果是第一种原因,陈红其实也没必要失语,大大方方地承认就是了。她可以说:‘是啊,我和藤导谈了六年恋爱,最终有缘无份。’她还可以说:‘这件事我的老公陈凯歌先生都不在意,你们在意什么?’若是这样,谁也不会再就这件事嚼舌头了。”简单地说,这是在劝陈红主动交代问题,争劝宽大处理”呢,罗先生甚至连自首供词都替陈红设计好了。谈恋爱也好,潜规则也罢,只要坦白了,满足了大家的猎奇心理,事情自然会平息。
司马光有句名言:吾无过人者,但生平所为,无不可对人讲。我们毕竟不是司马光,总会有些个人隐私。即便罗先生如司马光这样“君子坦荡荡”,恐怕也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像自己那样“坦诚”吧。倘若如宋丹丹那样什么“幸福深处”的隐私都愿意“大大方方地承认”,与别人分享,会不会让人指责为“裸露癖”?另外如果真的承认了,罗先生怎么能保证其他人不会再嚼舌头?演员张钰公开承认自己被“潜规则”以后,是不是“谁也不会再就这件事嚼舌头了”呢?
罗先生的第二高招是:“如果是第二种原因,陈红只说一句话就够了:‘我的先生陈凯歌对我婚前的清白了如指掌’”。且不说罗先生设计的澄清台词幼稚的可笑(婚前的清白怎么能让婚后的先生证明呢?),娱乐圈中的流言蜚语只用一句话就能澄清吗?鲁迅曾经说过:“最大的蔑视就是无言,甚至连眼珠子都不转过来。”对于一些谣言,有时越解释越黑。如果一个处于风口浪尖的演员连保持沉默的权利都没有,有问必答、不答即认帐的话,那恐怕没有人敢演戏了。就算要回应绯闻,凭什么要配合这家有意曝光的报纸呢?是不是藤姓的导演以及陈凯歌作为当事人也义务对此事做出回应呢?导演张艺谋曾多次被传出绯闻,有说和三级艳星彭丹开房的,有说和主持人王海珍生子的,他都不予回应,不中媒体炒作的圈套,这恐怕是最好的选择了。黄健祥离开央视,没有“失语”,结果又和《南方周末》的女记者打起了嘴上官司,最后索性选择失语,不再接受媒体采访,这都是吃亏后得到的教训。
罗先生的第三高招是:“如果是第三种原因,陈红想借此机会炒作自己,我看也没必要失语。她可以这样说:‘我将在适当的时候,以某种方式做出反应。’这样说,岂不有更大的悬念?”罗先生介绍的炒作方法也不见得高明,“将在适当时候做出反应”的回答等于没有回答,与“失语”有天大的差别吗?另外罗先生认为:“失语”会引起人们“嚼舌头”,这不正好达到炒作的目的了吗?还需要再说些制造“更大悬念”的话吗?
文章的最后罗先生说:“我绝然不同意陈红就此炒作,因为娱乐圈蓄意炒作、媒体跟风炒作,实在太烦人了”。作者突然盖棺定论:陈红就是在炒作,全然忘记了前面的三种推测。接着又表明态度:“绝然不同意”,也忘记了刚才还语重心长地教陈红如何把悬念做大。
纵观全文,可以看出罗先生的逻辑混乱,自相矛盾,且无中生有,无事生非,死缠烂打,不依不饶,敌退我进,敌疲我扰,以小人之心推测别人,以师者之态指点别人。倘若再有好事者拿着罗先生的文章去给陈红等人看,预计陈红也不会回应,那时罗先生又可写一篇《被骂“失语”陈红为什么继续“失语”》的好文章了。
还记得演员阮玲玉自杀前说的话:人言可畏!流言最可怕之处在于无风就起浪,不理都不行,它像一张精心织就的网,让你无处遁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