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家庭教育 正文
学习不专心未必就是多动症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6-15 14:47:35

  读者提问

  读者刘女士近日拨打本版服务专线81053456求助说,她的女儿上初一,现在上课听不进去,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很吃力。前一阵子按多动症进行了治疗,根本没见什么起色,家长心里很着急。由于期末考试临近,还有很多遇到同类问题的家长心情焦急地提出了相同的问题。针对这些孩子出现的情况,记者咨询了北京翔平中小学生心理教育学校沈阳分校校长闫秀丽。

  专家解答

  闫校长分析指出:大家都知道,注意力不集中是最易观察到的现象。如在课堂上或学习时,发现孩子不专心、搞小动作,学习拖沓,多数家长或教师就会说这孩子有多动症,如果不解决多动症问题,这孩子就不可能学习好。这种简单推断有时并不可靠。

  注意力不集中可能另有原因

  如果理解能力或智力落后,必然导致儿童听课注意力不集中,由于无法跟上教师的思维,觉得听课是一种惩罚。上课时自然关注窗外事,或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听知觉能力落后也可以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搞小动作。有个别的儿童在听理解力、记忆力方面有问题,不善于利用听能力学习。而如果教师利用图形和视觉的方式讲课,或者单独讲解,他可能是一个注意力集中的儿童。

  阅读能力落后也可以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一些儿童只在写作业或读书时注意力不集中。经测查,他们有阅读问题,阅读时就会表现出多动症状。

  如何判别孩子存在注意力障碍

  闫校长强调,如果孩子注意力多动障碍从小就有,则注意力障碍的可能性较大;其次,要看注意力不集中是否具有普遍性或跨场合的一致性,如果在语文课、自习课、数学课甚至体育课上都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障碍的可能性较大;如果只是某一门课不集中,则可能是学习能力问题,或是师生关系出现了问题。另外,看惩罚的效果。如果惩罚和批评有一定的效果,则说明是行为问题,如果惩罚效果不好则可能是注意力障碍。注意力多动是不可控制的,它对于惩罚不敏感。

  闫校长建议,如果真的得了多动症,家长也要了解,应从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下手。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