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低保户、低收入家庭迎来了一个好消息,广州市政府11日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对全市城乡低保和低收入困难家庭实行猪肉等副食品临时性物价补贴,今年5至7月每月每户补贴20元,共计60元。
诚然,对一般工薪家庭来说,20元算不上什么,但对那些低保和低收入家庭来说,20元至少可以让他们吃上几顿肉,买回几斤鸡蛋。更重要的是,这是政府发出的一种信号,那就是时刻关心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体的民生情怀,以及在特定时期政府所表现出来的应急救助机制。应当说,广州市政府作出的每月副食补贴20元,具有示范意义。
其一,“民生利益”不应是挂在口头上的说辞,而应落到实处。何为民生为重?广州市的做法已经给出了解释。不但是城市居民,还有农村居民,在生活面临困难时能够得到来自政府的帮助,这就是一种民生关怀。当下,很多时候我们的政策都是面对城市居民,可是5月份农村CPI(消费物价指数)上涨3.9%,超过城市3.4%的事实告诉我们,农村居民不该被排除在政策关怀之外。从这个方面来说,广州市针对城乡低保和低收入困难家庭的补贴更值得其他城市效仿。
其二,政府应有针对困难群体的应急救助机制。这个困难群体不但是物价上涨时期的低保和低收入家庭,更广义上来说,包括各种自然灾害面前的普通百姓。因为越是在特殊时期,越是需要政府和百姓的互动,这样既有利于政府建立健全的应急救助预案机制,也便于百姓能及时得到政府的救助。在物价上涨的敏感时期,广州市政府能及时作出月补20元的应急救助,至少说明面向困难群众的物价与收入互动机制,正在形成中。
因此,类似“月补20元”的救助可望成为一种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