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e网超市 > 纳米时代 正文
腾格里沙漠神奇泉水闻声而涌 揭开喊泉之谜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6-12 13:41:47

 

    

  东北网双鸭山6月12日电 相传在人迹罕至的腾格里沙漠有一口泉,泉眼在“听”到人的喊声后,马上就能涌出泉水。这里面究竟有什么蹊跷?

  闻声涌水的喊泉

  主持人:在内蒙古阿拉善腾格里沙漠腹地的通湖草原,有一个叫水稍子的地方,据说那有口泉,泉眼在“听”到人的喊声后,马上就能涌出泉水。听起来好像不太可信,沙漠涌泉本就令人称奇,但如果喷涌的泉水还能随着人们的喊声或周围的响声发生变化,那就是奇上加奇了。泉水本是无生命的东西,怎么可能听得懂人类的语言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相传在人迹罕至的腾格里沙漠,一个沙漠年降水量只有60至200毫米,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地方有一口泉,泉眼在“听”到人的喊声后,马上就能涌出泉水。喷涌的泉水能随着人们的喊声或周围的响声发生变化。泉水本是无生命的东西,怎么可能听得懂人类的语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牧民1:一有震动,它水就必定往上升,紧张一下。

  农户2:一拍掌,泉水冒得比较厉害些,一跺脚有震动,泉水也冒出来。

  农户3:人喊冒一下,人喊冒一下,现在5个泉眼,人一喊冒出来7个泉眼。

  消息传出后,许多游客更是特地远道而来亲身感受闻声涌泉的神奇现象?但疑问也随之越来越大,这一切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呢?牧民们都对闻声涌泉的奇怪现象感到疑惑不解。不久当地的报纸、电视台也先后作了报道。

  胡记者:当你大声喊叫的时候,它的泉水就会有变化,它哇地往外喷,但是过一会它就平静了。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也不清楚是什么原因。

  探秘喊泉

  在这荒凉的大漠深处真的有随声而动的涌泉吗?难道真的是声音在左右泉水的变化吗?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近科学摄制组一行,来到了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境内腾格里沙漠的通湖草原,在那有个叫水稍子的地方,然而当我们逐渐接近水稍子时,却感到了环绕在它周围的神秘气息。

  记者:什么时候有这个现象的?

  牧民:这个我们从小我们知道,跟妈肚子里就有这个水。根据什么原因出来,我们也不清楚。

  闻声涌水的喊泉真的存在吗?喊泉背后又存在着怎样的秘密呢?此时,我们听到了一个奇怪的传说。

  老牧民:太阳湖那边,自古传说祖祖辈辈一直传说,过去那一带有水牛,那边的水牛一到夜里就呜呜地叫唤,这的泉水就都朝上冒,不叫唤的时候它是平平常常。

  相传几百年前这里确实有一片湖水,有一个喇嘛在距此60公里处的“太阳湖”边用铜壶取水,一不小心铜壶掉到了水里,几日后,有一个牧民竟然在这里发现了铜壶,方知两地地下水系相通,因此得名“通湖”。

  老牧民:下面通的,传说是从太阳湖到这个地方,它下面通的,水牛从下面的水里游到这里。那边太阳湖牛一叫,这边的泉水就都往上冒,冒一米多高。

  在水稍子附近居住的牧民中,流传着有关这口泉众多版本的传说,传说中都试图解释泉眼因声音涌水的神奇所在,但由于代代相传,时间久远,至今都无人能解释这种神奇现象的缘由到底是什么?

  那么这闻声涌泉的说法到底是真是假呢?在胡记者的指引下,我们终于找到了传说中能随声而动,被当地人称为“声动泉”、“喊泉”、“生命之泉”的地方。

  李经理:水哨子一共有7、8个泉眼,在水稍子灌溉着7、8百亩的农田和果园,水稍子这有几十户农民。就靠着这7、8个泉眼养育着这几百号牧民。

  喊泉周边生活着十几户人家,他们追水流而生存,日复一日地过着自给自足的沙漠田园生活,可是最近几年,被牧民们视为生命之泉的泉水,不仅毫无原由地闻声涌泉,面积还逐年变小。他们不知道他们的生命之泉会不会慢慢消失?神奇现象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

  这个不足六十平方米,看似很普通的泉,它能随着我们的喊声发生变化吗?当我们来到泉边,对着泉中央的泉眼,大声呼喊时,奇异的现象似乎真的出现了——泉中央泛起了一圈圈涟漪,涟漪渐渐扩散开来,泉水开始往外冒,当我们安静下来时,泉水也就慢慢地退去,但奇怪的是涌泉现象并没有传闻中那么显著。

  胡记者:现在看来有点小,当时我们来的时候,水是比较大的时候,只要你跺脚以后,泉水就会有明显的变化,喷得会比平时要高。

  牧民1:早早的到泉子上,你喊一声水就冒,二尺多高。

  牧民2:原来就大嘛,这回就变小了吗,那边冒着,这边就不冒了,大沙刮着就不冒了嘛。

  记者发现无论是对当地牧民的寻访,还是泉边的实地探查,事实远非人们所想,难道这只是传闻中的神奇现象吗?这随声而动的泉水到底是真是假呢?我们找到了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腾格里沙漠找水时发现这眼泉的两位地质专家。

  宁夏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王专家:80年我们来调查的时候,这个泉往上面哗哗的冒,往上翻那个咕嘟就有70、 80厘米那个样子。但是这几年看它就相对的。咕嘟出来就没有多少了。就有45厘米高了。什么原因,今年的降雨量少,补给量少了。

  阿拉善地区的雨季多集中在七、八、九月。而我们是在4月份的旱季抵达阿拉善的。专家告诉我们,以前这里还是湖泊的时候,面积大约有几十平方公里,后来湖泊面积逐渐变小,不是雨季的时候就没水了。所以先前牧民们描述的,泉水会因为人的喊声冒两尺多高的场景是可能存在的。那么涌泉与声响,到底有没有联系呢?泉水真的能随声而涌出吗?

  “喊声产生声波声波产生压力”被否定

  王专家:喊泉喊声音大了以后,发生震动,一震动,含水的地层重新组合排列,这个水就挤出来了,水就挤大一点,一没声它就回去了。就像我们拧湿毛巾一样,你看着毛巾湿湿不流水,你一拧水不就出来了。

  喊声产生声波,水面承受的声波产生压力,形成闻声涌泉的声波理论,似乎已经破解了喊泉之谜。但是这些泉水又是从何而来呢?

  就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当地牧民又向我们描述了一些离奇现象。

  摩托车司机:上次我从这路过,到这发现下面有泉眼冒水,我没在意就走了,后来从这走了好几次,发现它经常冒,冒得还挺大,有好几个冒,我有点好奇,就停车灭了火以后下去看个究竟,到了下面一看它不冒了。

  第二天当他再次路过喊泉的时候,便发现岸边有一些凌乱的骆驼尸骨,大伙都猜测,这只骆驼很可能是被泉中的不明怪物拖下水的。并且每次怪物出现之前,水面就会出现一圈圈奇怪的涟漪。

  农户:我就觉得龙的声音,往外走的声音。

  李经理:晚上发出就像那个千军万马在那飞腾那种声音,非常慎人。

  胡记者:当有这个现象以后,旁边老百姓都不敢住了,纷纷搬了。

  这些奇异现象会给这里的牧民们带来什么样的灾难?它又预示着什么?一时间人心惶惶,甚至一些牧民还时常会上香祷告,祈求神灵保佑。

  主持人:一连串的奇怪现象,给喊泉笼罩上了厚厚的迷雾。有人说这是地震的前兆,也有人说预示着灾难的来临,平静的生活被一种莫名的恐惧打破了。这让牧民们想起同属阿拉善境内的红沙湖:1981年春天,从红沙湖拔地而起的“黑色风暴”所到之处,人丢畜死,树断田毁,将周边的40000多亩土地,在一夜之间夷为了沙丘和荒漠,但凡亲身经历者一提起那场灾难,至今还毛骨悚然。喊泉附近的牧民们担心同样的事情也会在这里发生。

  为了尽快消除当地牧民心中的疑虑,我们邀请来国家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的杜建国教授,在宁夏地震局的配合下,我们带着地震器,数据采集器等仪器来到现场进行勘测。

  但是专家们并没有从监测数据中看到反映地壳异常活动的信息,这表明当地的地质结构还是非常稳定的,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可以被排除。

  可是这沸腾的泉水又是从何而来呢?为了解开这个疑惑,我们又在泉边开始了呼喊。然而这一次的现场体验,使我们对声波导致涌泉的理论产生了怀疑。

  “喂——”,泉水并没有跟随我们的喊声发生变化,有喊了不冒的,也有不喊也在冒的。

  随后我们又找来铁锹等各种声源,可是敲了2分钟,也不见任何动静,最终也没能把泉水给敲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这声音振动的推论又存在着问题吗?

  声波图可以明显地证明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地震局杜专家:我们再一次从仪器监测证明这个喊泉不是声音喊的翻上来。刚才观测到了,喊了它确实比喊前翻得大,但也有喊了它并没有变化,还有喊了反而它不翻的。

  勘测结果说明喊声的声波跟泉的活动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它只是由于某种偶合加上人们的心理在起作用。

  真正原因

  主持人:这样的结果是谁也没有想到了。但是如果声音和涌泉现象没有关系的话,那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目击者?难道只是一种巧合吗?但如果不是声音产生振动导致泉眼涌水,那会是什么原因让泉水时喷时停呢?泉水又是从哪来的呢?有一种猜测说是温泉,我们知道地下水受下方的地热加热成为热水,会使处于高压状态下的热水,循裂隙上升涌出地表,形成温泉?这就跟高压锅原理一样。难道水稍子的泉水也是温泉吗?

  王专家:它水温不高,我们量过,水温和正常的水文一样。都是11度到12度13度的样子。就是正常的水温。假如说他是温泉。这个水温比这个要高。要超过15度的样子,这才算是温泉。

  很显然温泉的说法不成立,既然不是地热引起的涌泉现象,那么涌泉现象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据专家们推测,200多万年前,黄河古道曾流经腾格里沙漠,而涌泉现象则是由地质构造断裂带造成的。

  这些泉眼位于一条大的地质断裂带上,地势是南高北低,地形低洼的地方就形成若干个泉点,从东南向西北延伸,泉点呈线状分布一直到七十公里以外的地方。而最高处为东南部贺兰山主峰,水不断地从高处向低洼处渗透,透过空隙往上涌,形成涌泉。

  可是涌泉现象为什么会时断时续呢?会不会是水下生物异动,形成水的震荡,诱发断断续续的涌泉现象呢?

  杜专家:湖上的生物只是微生物,他不是高等生物和植物。有一些植物大多数微生物没有什么大的东西来搞这个事情。

  那会不会是泉水下的微生物腐烂后,所产生的气体,将地下水顶上地面,引起时有时无的涌泉现象呢?

  但是这个猜测在专家对喊泉的的水质成分进行抽样分析后,被否定了,化验证明泉水里并没有沼气成分。种种猜测被一一排除,那么涌泉现象时断时续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

  专家把目光投向了喊泉周边特有的地理环境上,沿着喊泉所在的地质断裂带向前走,我们发现时断时续的涌泉现象,在整条断裂带上都有存在。由于这些泉眼位于沙漠的腹地,因此它们与其它地方泉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泉眼处有大量的泥沙。

  杜专家:这个地区由于风沙流到这个泉眼里面形成一个泥浆。泥浆的比重大于清水的比重,那么对下面正常流动起一个阻碍的作用。这个泉眼里的泥水通过纱粒的混入和沉淀改变了比重,所以泉就会出现间歇性的流动现象。

  泥浆由于自身重力会产生沉淀,阻碍泉水的涌出,由于水头在贺兰山,有一定的高度,当水压差足够大时,又能将泥沙顶开,泉水再次涌出地表,这种周期性上涌的泉水,我们称之为间歇泉。

  主持人: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小小的装置,来给大家说一下喊泉形成一个机理,我们看这个高的地方是贺兰山,而这个把它看成是地下含水层,也就是说喊泉真正的水其实主要部蓄积在这里,而这就是喊泉的泉眼,但是上面这个小塞子我们把它可以看成是喊泉上面的泥土。

  当平时两边的水位是一样高没有任何变化的时候,这水是不可能出来的,而当水达到了一定的流量,力量足够大,大到能够抵抗住这个小塞子它本身的重力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泉水喷涌而出,这时我就把手先挪开,给大家看一下,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对着这个泉眼喊“啊”,它肯定会有水流出的,而本身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演播室条件所限的不可能给大家演示周期性的变化,所以说可能我们只能说是配合喊一声水才能出来,再喊就没有了,掌握住了这个节奏,连续喊“啊”,这个水都会喷涌而出的。

  好了,今天对于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喊泉的原理,我们给大家简单的解释了一下,可能大家会觉得别的地区的喊泉,是不是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呢?目前我们经过实地的考察不敢这么说,我们说其实这期节目,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节目我们大家了解到了20几年的时间,很多眼泉水在这个地方已经逐渐枯竭了,看看周围已经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那就是回到了一个老的话题,那就是我们的人类活动,已经影响到了草原地区的生态平衡,该是我们思考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了。感谢大家收看今天的《走近科学》,下期节目我们再见。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马玉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