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单显示患者死亡14小时后医院为其做手术
东北网双鸭山6月12日电 这样的怪事就发生在苏州市立医院(原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里,该院开出的收费清单显示:给病人吸氧是一天35小时,上呼吸机是一天32小时,使用微量注射泵是一天81小时。而更离奇的是———
“太荒诞了!人死亡离开医院十几个小时,医院的收费清单中竟然还有2次换药和手术费用。”昨天,苏州市民罗福民指着一份厚达500页的医院收费清单,情绪激动地说。
2005年5月10日,罗福民的岳母———69岁的倪秀英因心脏病入住苏州市立医院(原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同年8月17日晚去世。之后,在病人死亡原因及医疗费用问题上,罗福民与医院产生分歧,并相互打起官司。
2006年7月,法院转给了罗福民一份500页的倪秀英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清单。经过仔细核对,罗福民发现其中400多个总额近5万元的收费项目明显错误或存在疑点。对此,
医院承认部分收费项目存在差错,主要原因是病人亲属欠费导致“电脑误记”。
怪异的收费记录
去世次日:医院还在给死者“用药”和“手术”
倪秀英在苏州市立医院的死亡时间是2005年8月17日22时30分,去世后,遗体就送到殡仪馆。而医院的收费清单却显示,在8月18日12时33分,也就是倪秀英死亡14小时后,医院两次为死者做了血透专用换药,为死者做了动脉、静脉置管,还配给死者血透用双腔导管一根。
吸氧:一天35小时
苏州市立医院的吸氧收费标准是每小时2元。在倪秀英住院期间,多次出现吸氧费超时收费的记录。其中2005年5月10日记录病人吸氧时间为35小时,6月22日、29日记录病人吸氧时间分别为28小时和29小时。“一天就24小时,怎么会出现35个小时的收费记录?是医院的医生记录错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呢?这恐怕只有医院才最清楚了。”家属说。
上呼吸机:一天32小时
苏州市立医院的进口呼吸机按每小时20元收取使用费。其中2005年5月11、12、13和15日每天记录收费25小时,7月13日记录收费26小时,7月24日记录收费达32小时。“我们都是为了让老人早点好,才用这么贵的进口呼吸机的,谁知道医院医生是怎么弄的,怎么多次多记录吸氧时间呢?多记录1小时就是多收20元呀。”罗福民说。
微量注射泵:一天81小时
倪秀英在重症监护室期间经常使用微量注射泵来治疗,苏州市立医院微量注射泵的收费标准是每个注射泵使用每小时3元。2005年5月10日,医院在一天内给病人使用了15个注射泵,其中按记录顺序的第4号泵记录使用时间为40小时。5月11日至5月15日共有15个注射泵记录时间超过24小时。更有甚者,有3个注射泵记录使用时间每天达81小时。在102天重症监护中,医院对病人记录微量注射泵每天使用时间超过24小时的次数达85次。
“一次超时记录,可以理解是医院的医护人员疏忽了,两次也有可能,但是出现多达85次的超时计费,这叫我们家属如何理解呢?”罗福民说。
床位: 一个病人收两床费用
苏州市立医院在2005年5月10日至8月17日,对倪秀英每天既收35元的普通病房床位费,又收28元的重症监护室床位费。其中,医院于6月6日对病人补收了前27天的监护室床位费756元。
罗福民说,“一个病人一天只睡一张病床,我们家属又没有睡在病床上,怎么会出现一天两个床位收费的记录呢?而且一个是普通病床,另一个是重症监护室的病床,难道一个人可以同时睡两个不同地方的床吗?我们真是不理解医院是怎么记录的。”
事件
打官司才看到500页收费清单
“如果苏州市立医院不向法院起诉我们欠费,我们也许还看不到这份医疗收费清单。”罗福民拿出一沓厚厚的打印的清单,“这是去年7月法院转给我们的。”
清单全用白色的A4纸打印出来,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了罗福民的岳母———69岁的倪秀英,2005年5月10日到2005年8月17日入住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收费详细情况。
倪秀英患有心脏病,2005年5月6日在苏州市立医院接受了手术,5月10日病情突然恶化,转入重症监护室,8月17日晚死亡。罗福民认为,医院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倪秀英院内感染死亡。“我们亲属要求医院给个说法,但医院一直借口各种原因拖延。”
2006年6月8日,罗福民等亲属以人身损害赔偿为由,将苏州市立医院告上法庭。“沧浪区法院受理案件还不到半个月,苏州市立医院在同一法院起诉我们拖欠医疗费。”罗福民说,倪秀英入住重症监护室102天,共用去医疗费44万多元,“由于家庭困难,我们还欠医院16万多元,但我们并不想赖账,2005年7月21日与医院签订了医疗费担保协议。”
罗福民说,既然医院通过法院要求我们还钱,就必需提供详细的收费清单。因为“岳母住院时,我们就觉得收费不大对劲,多次索要清单,但医院就是不肯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