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语文稳、地理易、化学活
南京的考生普遍反映,几次模考对大家的帮助很大。
语文:开了个好头
作为首场考试的语文,题量较大,作文题需耗费大量时间,大多考生都不会选择提前交卷。不过,昨天也有个别答题迅速的考生,提前走出了考场。
昨天上午11:15左右,两名男生面带笑容,走出了考场。其中一名男孩是南大附中的吴昊。一出校门,心急的家长们就立刻围上前问,“作文写的什么呀?”“难不难呀?”面对一张张焦急的面孔,吴昊十分轻松地宽慰家长们:“不难,不难!”
他告诉记者,试题比南京“一模”略难,和“二模”难度相当。有不少题目还比较新颖,比如说语言运用题,要求学生写一个奥运口号。但静下心来,还是可以做好的。《怀想天空》的作文题也不难,写起来还挺顺手。
地理:考生都说容易
“真好考,比模考要容易不少呢。”走出一中的考点,不少学生兴奋地交流着。行知实验中学的邱同学告诉记者,因为人文地理比较多,比想像的容易,而且之前的复习很得法,考得又快又好。
三中的一位考生也表示,做起来很顺手,而且有江苏的内容,感觉很亲切。
化学:看上去有点绕
化学是昨天的最后一场考试,“挺难的!”考生们的面色并不轻松,一边走一边讨论着。五中的一名男生说:“比一模和二模都要难一些。从填空题的最后几道题开始,我就觉得有点卡住了,感觉题目挺绕人的。因为前面花的时间太多了,我还有一道题没来得及做呢。”
另一名男生说,试题和平时的考试没有太大的区别,题型上也没有什么新意,但就是觉得难。尤其是最后两道计算题,不容易下手。(记者谢静娴黄艳)
昨天,几位名师分析了高考第一天的语文、地理、化学三科试卷。
语文:难度与去年相当
金陵中学高三语文学科组组长王奎礼分析,试卷结构、难度和试题选材与往年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I卷取消了一道考查字形的选择题,增加了一道科技文阅读的选择题,这在考前《考试说明》上早就公布了,因而考生也有心理准备。其次是语言表达。语言表达历来被称为高考命题人的试验田,今年专门设题考查考生生动表达的能力。
从考生反映的情况看,今年的语文试卷总体上说比较平稳。命题人并没有想难为考生,主要还是考查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积淀、语言运用的能力和语言文字的理解鉴赏能力。这充分体现了在新老教材交替、新老考试模式交接的时候命题人在平稳过渡上所作的努力。
地理:高分不易得
一位县中老师分析,这次地理卷看起来是比较容易,如武汉城市的区位因素,这是课本知识的翻版。
学生的反映也是如此,这次的人文地理比较多,题目常规,不存在高难度的审题过程。自然地理部分偏容易,学生感觉好下手。但这位名师也表示,其实考起来感觉容易并不一定能得高分。因为基础不好的学生可能出现审题偏差,有些学生觉得人文地理好下手,填满就能拿分的观点是错误的。
南京的一位名师表示,试卷对于区域图的识图、读图能力有一定要求。
化学:着重考知识运用
南京一位化学名师分析,今年的化学题难度相对较大。和往年相比,让考生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题目非常少。试题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学生要会在化学情境下运用知识,而不是简单地掌握知识。
不少题目都比较绕人,题目中的很多环节都要学生动脑去思考。如填空题的最后几题,其中的化学平衡题难度就较大。此外,在部分大题中,每一小问都需要学生仔细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