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法治频道 > 案件追踪  正文
工程师挥刀血溅研究院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6-08 15:20:08
       不堪内心重压工程师挥刀血溅研究院

  东北网双鸭山6月8日电  2004年2月,王衍芳将刚刚买下的房子卖了出去,他需要钱为卧病在床的老母亲治病。但是,2006年春节前王衍芳的母亲真的变成了植物人。没有办法,王衍芳只好把母亲送进了敬老院。这件事情对困顿不堪又非常孝顺的王衍芳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8年前那个杀人的念头不可遏制地被点燃了!

  被辞退8年的王衍芳不能不拿自己跟陆院长和米书记作比较,他们都是退休后仍被返聘担任领导,但王衍芳8年没有工作,而且没有申请下来“低保”,天天自己生闷气。王衍芳对此极其愤慨,心想,自己因改制被解雇,可领导退休还当官,他的心理极度不平衡。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王衍芳再次去单位找领导,每隔几天就去找他们讨说法,要求解决工作和生活问题,但始终没得到解决。

  2006年1月8日,王衍芳找到退休后返聘的陆院长谈了十分钟,让陆院长半年内给自己一个说法。之后,王衍芳转身来到派出所找到所长说:“我从今天开始活腻了,说不定哪天我要杀人,为了这一方水土保持安宁,你把我抓起来吧!”

  忙于工作的所长见王衍芳又来了,只好安慰说:“你的事情我们再调解调解,你回去等我电话吧,好好过个年!”

  没有人知道在这半年时间里,去意已决的王衍芳是怎样过的。但是,按照他自己定下的时间表,2006年6月8日是这半年的最后期限。但是,在这个期间,没有任何一位领导主动来找王衍芳谈,也没有任何一个知心朋友能够从旁规劝。

  2006年6月1日,王衍芳将自己那间五六平方米的平房过户给了小女儿,又将房子以小女儿的名义租了出去,并预收了3个月的租金3600元钱。随后,他马上就拿钱去还了所有赌债。

  2006年6月8日上午10点30分,王衍芳肩挎一个黄挎包来到了研究院,他的挎包里是一把菜刀和一把一尺多长的水果刀。王衍芳揣着利器先来到四楼陆院长的办公室,拿出刀对陆院长说:“我原来告诉过你我活够了,今天是来带着你一块儿走的。”陆院长一看王衍芳拿着刀,连忙上前抱住王衍芳,大喊救命,但此时菜刀已经雨点般砍在陆院长身上,陆院长当场死亡。

  之后,王衍芳提着菜刀和黄挎包转身直奔正在二楼聊天的米书记而去。米书记见势急忙拿起一把椅子抵挡,并急忙向三楼跑去,王衍芳追过去朝米书记背后捅了一刀,米书记当即倒下。

  就这样,在十分钟的时间里王衍芳连杀两人。随后,满身鲜血的王衍芳走出办公楼到路边打车,准备去买汽油烧了研究院,但是,过往司机没有一个敢停车。随后,王衍芳回到四楼的一间办公室打电话报警:“我叫王衍芳,我在复兴路34号院杀了两个人,你们赶快来!”打完电话后,王衍芳拿着刀来到楼顶,此时警察已经赶至现场,将王衍芳围困在楼顶。在与谈判专家交谈近一个小时后,王衍芳被民警制服。

  被捕后,王衍芳对杀人的事情供认不讳。

  2006年9月25日,在案发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王衍芳被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以故意杀人罪起诉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法庭上,王衍芳对自己杀人的罪行供认不讳。2006年11月24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王衍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一审判决后,王衍芳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目前,此案正在二审审理中。

  王衍芳目无国法,杀人手段狠毒,实属万恶不赦,似乎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但两条人命,两个家庭,顿时毁于一个不理智的报复。王衍芳的杀人动机难道不该令我们感叹深思吗?

  如果把一些单位“改制”比作“地图”,这其中的一些措施就像一把软软的看不见的匕首,被这把匕首所伤的人,更多的是自己舔舔伤口继续挣扎在人生的苦旅中。但是,总有不堪重压的人会走极端,王衍芳就属于后者,而凶手王衍芳直接举起菜刀就砍向领导,这种行为令人发指也令人深思。

  王衍芳的“复仇”已经酝酿了八年,试想,在这漫长的八年之中,倘若有一次有效的思想工作化解他与单位日趋激化的矛盾,倘若有一项得力的措施使他平静下来,倘若事前能够让他放下罪恶的屠刀,只要在任何一个环节上制止了,都不至于酿成这起血案。很可惜,直到王衍芳杀了人之后,人们似乎才知道他真的敢杀人,而且连夺两命。王衍芳的遭遇和下场,是咎由自取。但也要看到,如果他能够看到工作的前景和生活的希望,体会到人间的关爱和社会的温暖,他还会杀人吗?

  不患寡而患不均,古往今来同一个道理。给无路者一条路,给绝望者以希望,不是出于道德要求,而是社会和谐的起码底线。

作者:    来源: 新浪网     编辑: 书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