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人物频道 > 百姓故事 正文
华裔轮椅医生参加极地马拉松筹善款(图)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6-05 13:50:45
华裔轮椅医生参加极地马拉松筹善款(图)
轮椅医生参加极限运动筹款

  东北网双鸭山6月5日电    据澳大利亚《星岛日报》报道,澳洲悉尼华裔轮椅医生陈建民(WILLIAM TAN)今年初飞往北极,从飞机的窗口看见到到处危险暗藏的裂缝雪地时,立刻怀疑自己有没有作出错误的决定――参加北极42公里马拉松筹款活动。

  冰天雪地对整队参加马拉松长跑的44人构成严重的威胁,对希望成为第一名完成这个壮举的轮椅运动员的陈建民尤甚。

  窗外的气温为摄氏零下35度,陈医生正犹疑应否下机时,支持队一名俄罗斯成员过来将他抱起,将他放在轮椅上,这样他便开始北极马拉松之旅。

  这位悉尼圣佐治医院急症室医生的轮椅改用爬山单车的轮胎,他耕过松软的雪地,终以21小时完成全程,比最慢的跑手还要慢13小时。

  陈建民是要为圣佐治医院康复部门筹款,他的目标是在70日内,在七大洲完成马拉松赛程。北极之行是其中一项,也是全球轮椅运动员的首次。他终于在82日内完成17项马拉松,未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因为在南极圈的马拉松受恶劣的天气影响,7小时的限制时间内,只能完成一半的赛程。在正常的路面,新加坡出生的陈建民不足两小时便可完成这个赛程。

  他在5月初返回澳洲,对未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仍耿耿于怀。“未能达到50万元筹款的目标,所以仍要筹款。”陈建民说。

  圣佐治医院将于6月22日在澳洲高尔夫球会举办筹款晚会,到时拍卖陈建民所获的奖牌和伤残运动的轮椅工具。

  他更考虑将自己所写的书“NO JOURNEY TOO TOUGH”(《没有旅程太艰辛》)销售所得,全部捐给圣佐治医院康复部门。

  1957年在新加坡出生的陈建民,父母是小贩,两岁发高烧患小儿麻痹症,10岁才迈出艰辛的第一步:用木拐杖走路。他小时候上学要由母亲和姐姐轮流背送,而且在校中经常被人欺负。但他以极优异成绩考入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生命科学系,后取得全额奖学金,完成美国哈佛大学脑神经学博士学位,之后到新西兰的奥克兰医院工作,几年后获经费到美国著名医学研究中心MAYO CLINIC从事研究,接着又到澳洲新省纽卡素大学学医。

  陈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力,成为杰出的伤残运动员,曾代表新加坡参加伤残奥运,夺得金牌。

作者: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