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王女士来电:我的孩子九岁,上四年级。按理说:我关心孩子,爱护孩子,应该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可事实上,我和儿子虽在一个屋檐下,却时常感到孩子距我千里之外,最让我不能忍受的是,他在学校和家里简直判若两人。在学校,他乖巧听话,尊重老师;在家里,他总是脾气暴躁,甚至顶撞父母,最近,就放学回家是先写作业还是先看电视这么一点儿小事整天和我顶嘴,我都快烦死了,我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专家分析:父母要管好自己的情绪
汕头市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的纪汉平主任认为,E时代社会中,各行各业都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父母也不能例外,父母是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是一个最难处理和最容易被忽视的角色。
对于性格迥异的孩子,父母是他们最好的心理调节师。四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情绪发展阶段,此时孩子的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嫉妒、敏感、叛逆、内心开始隐藏小秘密,开始不与父母交流;该做作业时看电视、早晨起床磨蹭、忘记带学具、放学回家乱放书包、作业拖到快睡觉时才写,甚至不能及时完成,因而耽误睡觉……父母通过惩罚、提醒、警告、恐吓并不能有效阻止孩子犯错。
先写作业,还是先看电视,并不是原则问题,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的选择实在不易。我们常常听到父母抱怨孩子没完成作业,很少有人认真地探讨解决的办法。当孩子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时,父母的第一反应是孩子出了问题,进而生气、发脾气、指责,甚至打骂,完全忽视孩子的感觉。纪主任认为,孩子没有按照父母期望完成作业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父母更应该了解孩子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
父母们首先需要通过EQ情绪管理,学习了解自己的情绪,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在理智状态下与孩子沟通,积极倾听,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并适当鼓励孩子,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宽容地看待孩子行为
当我们抱怨孩子不和我们说心里话时,是否想过罪魁祸首正是我们自己?当孩子向我们打开话匣子的时候,父母的心不在焉、不理不睬、交易式沟通等,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并且切断了与父母沟通的桥梁,亲子关系变得越发疏远、紧张。父母亲们应采用开放式、鼓励性的沟通,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并传达对孩子的信任。
父母们可通过“自然与合理的行为结果”来帮助矫正孩子的不当行为,培养有责任感的孩子。何为自然的行为结果?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个行为结果。例如:不吃饭自然会饿,不及时穿衣自然会着凉,早晨赖床自然会迟到,东西乱放自然会找不到。这些结果是伴随行为自然产生的,叫自然的行为结果。父母只需提供机会让孩子体会自己行为的结果,孩子自然会从不当行为的结果中得到教训。而合理的行为结果则是父母与子女讨论,由子女选择后产生的。运用合理的行为结果训练孩子,就是允许孩子自己从与父母所订的约定中学习社会规范,进而懂得彼此尊重。父母与孩子共同讨论事情的解决方案,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让孩子有选择的机会,选定方案后,确定执行。纪主任说,她近期将举办EQ效能训练,帮助家长更好地掌握与孩子沟通的要则,使父母们保持理智,积极倾听,接纳和理解孩子遇到的沮丧和挫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