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人物频道 > 百姓故事 正文
女子在丈夫病故后带智障小叔子出嫁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5-29 13:44:47

  第一回亲亲的嫂子

  20多年来就是小叔子的娘

  东北网双鸭山5月29日电 昨日中午12时10分,朝阳市孙家湾乡娘娘庙村,烈日照耀着这片干涸的土地。

  43岁的张凤玲赶着羊群从山上回到家门口,“二儿,出来帮我把门打开!”张凤玲冲院里喊道。

  “二儿”是张凤玲对前夫的弟弟王玉焦的称呼,他在家排行老二。患有智障,不能说话,就连自己也不能照顾。自从前夫去世之后,张凤玲一直像照顾儿子一样照顾着这个残疾的小叔子。

  王玉焦在院里吃力地打开大门,从地上捡起一根树条帮着张凤玲赶羊。“二儿,饿了吧?咱们一会儿就吃饭!”

  20多年了,王玉焦因智障让张凤玲操了不少心。一次,王玉焦到西山放羊走丢,张凤玲和儿子找遍了所有的山,嗓子喊哑了,脚脖子扭了,直到晚上7时,才在一片树林里找到了浑身是土的王玉焦。张凤玲流着泪为小叔子拍打着身上的土,此后,张凤玲再也不让王玉焦一个人出去了。

  第二回沉重的打击

  丈夫突然病故

  1986年7月,22岁的农村姑娘张凤玲成了朝阳市孙家湾乡娘娘庙村王某家的新媳妇。

  婚后第4年,张凤玲的婆婆和公公相继去世,1998年9月18日下午,外出到朋友家去借毛驴的丈夫王某突患癔病身亡。

  “那时候就好像天塌下来一样,我最担心的就是家里的‘二儿’。”张凤玲说。

  村里不断有人找到张凤玲,劝她再走一步,张凤玲的父亲也劝她说:“为了孩子,再找个人吧,不然这个家你怎么能撑得起?”

  但是张凤玲提出了一个条件:改嫁必带小叔子。从此,为张凤玲提亲的人逐渐地少了。

  第三回善良的魅力

  小伙连她带小叔子一起娶

  1999年的腊月,张凤玲经人介绍认识了当地的小伙儿张斌。张斌的真诚渐渐打动了张凤玲,两人在相处一段时间后想到了结婚。

  一天,张凤玲找到张斌说:“你还不太了解我的情况,我除了一个儿子外,我还有一个智障的小叔子,他这么多年都是我照顾他。我今天来找你就是要和你商量,我打算结婚的时候也带着他。”

  张凤玲的话让张斌充满了不解:“你不可能照顾他一辈子!”

  张凤玲坚定地说:“只要我能吃上一口,就不能让他饿着。”

  此后,张凤玲依然像带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天带着小叔子一起下地干活,一起回家吃饭。渐渐地,张斌理解了张凤玲,并且体会到了她的不容易,最后张斌毅然接受了张凤玲和这个智障的小叔子。

  幸福的尾声

  特殊家庭充满爱

  张斌和张凤玲如今艰辛地支撑这个家,虽然清苦,但是他们能从彼此的理解当中感受到幸福的滋味。

  “张斌对玉焦比玉焦他亲哥活着的时候都好,从来不打骂,他能做到这一点,我就满足了。”昨日,张凤玲面带着微笑说。王玉焦呆呆地看着嫂子,听不懂她在说什么,张凤玲走过去为他整了整衣领,眼里散发着慈爱的光芒。

作者:    来源: 新浪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