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组合拳”没有引发市场深幅调整,历史难道真的要重演?分析人士认为,5月份极有可能是今年内市场人气的高点,牛市所面临的中期风险正在加大,市场将持续宽幅震荡。
监管步伐加快力度增强
股市火爆和极度膨胀的乐观预期吸引投资者蜂拥入市,监管层担心股市泡沫,同时也不希望股市大跌。但面对市场对于题材股的过度投机,管理层对股市的调控压力明显增大。“五一”之后,管理层监管的步伐明显加快,力度明显增强。5月11日,证监会进行风险提示,一周之后,银行随即宣布加息和提升准备金率的组合拳紧缩措施。
分析人士认为,如此密集的调控措施出台,并非偶然。如果此次管理层组合拳政策出台后,市场仍然呈现非理性上涨的状态,不排除指数超过管理层所能容忍的范围。预计下一阶段将出台包括严查违规资金、严惩违规交易等更为严厉的监管措施。事实上,在监管上管理层还有很多牌可以打,主动权掌握在管理层手中。而靠资金推动的股市,一旦有风吹草动,极易引致“蝴蝶效应”,引发股市的深幅调整。
资金动能开始减弱
在“五一”长假所累积的做多动能进行集中性的释放之后,散户资金继续推动市场的动能开始减弱,市场近期的大幅波动也逐步消耗了新增资金的动能。根据中登公司的统计,在5月8日创出日新增开户数36.8万户的新高之后,18日这一数据已经回落到25.24万户,而17日仅23.23万户,达到近一个月来的最低点。另外,近期与绩差题材股走势密切相关的新增开户数指标,推动整体市场上涨的边际效应已逐步减弱。分析人士认为,一旦新增开户数本身也出现明显的下降,其对市场资金面和人气极有可能产生放大的负面效应。此外,由于货币政策具有时滞性,在随后的时间里,调控效应会逐步显现。
东方证券的研究报告预测,由于调控措施的出台,2007年上市公司盈利同比增速出现逐季下降的可能性非常大,2007年1季度87.3%的盈利同比增速极有可能成为2007年盈利增长的高点。在2006年报和2007年1季报披露后,投资者情绪有望在5月份达到今年以来的高点,其后逐步下降的可能性较大。
此外,近期A50期货开始连续出现大幅贴水交易。有市场人士指出,目前的行情与今年1月30日时类似,A50持续做多后,空方进场,后续下跌了一周,跌幅达15%。
平安证券投资策略部副总经理罗晓鸣告诉记者,他们仍维持股市中期风险正在加大的观点。他指出,大盘所面临的中期调整风险正在加大。过高的估值已经透支了未来几年的业绩,而紧缩的宏调政策无疑又将影响上市公司未来的业绩,依靠上市公司的内生性增长来拓展市场的上涨空间是相当有限的。另外,外延式增长能否持续,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投资者应把握投资尺度。与此同时,高盛亦发布研究报告称,股市过热的风险正在积聚,市场可能维持震荡走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