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传媒论坛 正文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5-18 09:36:18

  说起“教授”一职,人们自然联想到神秘的学堂、尖端的课题、厚重的课本、深奥的术语等。看罢央视5月3日新闻联播“劳动者之歌”节目,天津农学院园艺系教授高梅秀却追求“在田间地头拿实验成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位女教授的科研及人生定位令人耳目一新。

  不难想象,以高教授的职位与造诣,完全有条件躲进“象牙塔”,研究“大学问”,远离“泥腿子”,跻身“名流界”,享受“高品位”的生活。她执教的园艺专业也是当今的“淘金”热点,搞个移花接木、奇葩异草之类来迎合消费时尚也不难。然而,她却以另类方式诠释着高级知识分子的人生价值。“她的足迹遍及天津周边30多个县的大小枣林,手把手向枣农们传授枣树开甲、枣头摘心新技术以及防治病虫害的新方法,免费举办‘枣树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培训班’。她还为每位枣农建起‘枣农档案’,她家的电话成了枣农的求助热线。”她的研究与应用成果植根于大地与人民,具有强盛的生命力,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广大枣农的普遍欢迎。高梅秀事迹最大的“亮点”,就是理论与实践直接而完美的辩证统一。

  能否坚持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理想与现实的紧密结合,是每个人、尤其是广大知识分子普遍面临的人生课题。然而现实生活中,二者关系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仍较严重。

  君不见:众多莘莘学子十余年寒窗苦读,一旦踏入社会却茫然无措,“高分低能”的尴尬,不仅折射出教育体制、教学模式的弊端,也暴露出部分学生在“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方面缺乏励练。就在“新农村”建设急切呼唤人才之际,部分大学生却不愿把青春与才智献给“广阔天地”,不相信田间地头会大有作为,宁愿挤在都市就业的独木桥上徘徊观望。一些“重量级”的研究论文,不是写在“大地上”,而是闭门造车,脱离实际,束之高阁,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些“学术大师”的研究课题,自觉不自觉地偏离了社会实践、“三农”建设、改革大潮的主旋律,尽管“著述等身”,却如纸扎的花朵缺乏生命力。前些年风靡一时的“头脑风暴”、“知识爆炸”、“新概念”、“金点子”之类,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付诸实践却缺乏操作性、可行性,转眼间成了隔日黄花无人问津。一些投入不菲的“攻关项目”,结项颁奖之后便销声匿迹,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绣腿”,谈不上什么实际指导意义。综上所述,长期困扰人们的“学非所用”与“用非所学”并存、“英雄无用武之地”与“用武之地无英雄”并存的局面,值得引起我们的深刻思考。

  上述现象,表面看来是择业或科研选向问题,实质上却缘于深层次的人生价值取向。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仍然要继续解决好知识分子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转化为能力、理想转化为现实等问题。理论源于实践又必须服务于社会实践;知识分子来自人民群众,就必须牢牢扎根于群众之中、保持劳动人民的光荣本色,用自己的知识与才能造福人民。列宁曾经说:一朵花无论多么鲜艳,一旦离开大地就会枯萎。一个人无论“学问”多大,一旦脱离群众、脱离社会实践,就会成为“奥勃洛摩夫”式的“多余的人”。一项科研成果无论多么“前卫”,若不能服务于社会实践,只能成为派不上用场的“屠龙之术”。

  坚定为人民服务的立足点,我们就可以在不同的行业领域谱写出“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多样人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这,便是高梅秀事迹给我们的深刻而普遍的启示。

作者:    来源: 东北网     编辑: 马玉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