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4月26日电 一场车祸让原本殷实幸福的家失去了“主心骨”,只留下患病的妻子和儿子相依为命。母亲每月700余元的退休工资,在儿子高额的学费面前捉襟见肘,为了不耽误儿子上大学,母亲近两三年来靠捡垃圾给孩子积攒学费,而孩子却认为母亲的做法太“伤面子”,让他在同学面前为难。
“她的辛苦我都记在心里,我是恨自己无力报答!”孩子揪心地说。
母亲难过
“孩子越来越不爱和我说话”
走进西安市莲湖区航专社区殷女士的家,有种迫人呼吸的酸楚。二十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堆放着拾来的饮料瓶、纸壳和塑料。“这是最近才捡的,还没来得及整理。”殷女士让记者别嫌弃。50多岁的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至少老了十岁。
1998年2月,殷女士的丈夫骑摩托带着12岁的儿子小雷(化名)去咸阳玩,晚上回家的途中遭遇车祸身亡,小雷也因车祸落下病根。仅靠740元的退休工资,殷女士独自拉扯着孩子,两三年前,眼看孩子要上大学了,如何筹集高额学费便成了她最大的心事。“我腰上有病,工作不好找,可也不能闲在家。见别人在路边捡垃圾可以换钱,我就开始捡垃圾。”殷女士每天早上6时出门捡拾饮料瓶、纸壳等物,有时一走就是五六公里,常常腰痛得坐不下。一个月下来能卖十几块钱,加上平日节省下的钱,都存在了给小雷办的学费专用账户上。
“我拉下面子,苦点累点无所谓,但孩子有时却不理解我的苦心。”去年发生的一件事,让殷女士现在提起来仍很难过,“那天我在西二环一家超市门口捡垃圾,被儿子和同学看到了,当时儿子没有和我打招呼,晚上回家后才埋怨我在同学面前伤了他的面子。我下苦为的是让他学到真本事,但孩子可能不懂我,越来越不爱和我说话,甚至很长时间都不肯回来看我。”
儿子自责
“看她那么辛苦心里难受”
昨(24)日,记者和目前在西安某高校就读的小雷进行了长谈,谈及对母亲的精神打击,他没有回避。“我的话是刺痛了她,我到现在还很自责!因为看到她那么辛劳,我又没有能力回报,心里难受啊!”这些温情的话,小雷从来没有对母亲讲过。他说,他之所以对母亲冷淡,是因为现实压力和责任让他很难挣脱,心智不成熟的他才总想把自己装进套子里。“贫困”这两个字曾让他觉得是副“枷锁”,就连学校让困难生申请助学贷款,他都因顾及面子不愿申请。
理解母亲
儿子要早日学成回报母亲
“今年我二十一岁,是个大人了。对以前种种幼稚的、不负责任的想法,我感到愧疚,我只能早日学成回报母亲,扛起生活的担子。”小雷说。记者了解到,小雷在校学习很刻苦,成绩优秀,在同学眼中他很仗义,人品也不错。“其实每到假期,体质不好的他都会瞒着母亲偷偷打几份工积攒学费。”一位同学说。昨日在记者的撮合下,小雷和母亲通了电话,娘俩把几年都没说过的温情话说了出来。“以后如果和同学再在街上看见母亲捡垃圾,你会躲开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小雷没有犹豫:“我会笑着牵着她的手一起捡,让她感受到我真的长大了。”(记者陈樱)
14岁单亲女生两次自杀单亲家庭孩子待关爱
核心提示:一个曾在区里竞赛中获得总成绩第一名的14岁女中学生,4月18日第二次吞服了安眠药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幸亏抢救及时,再次获救。在与她和她的父母接触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问题的根源在于特殊的家庭带来的影响和压力,而在专家眼里,这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正折射出当下成人婚姻家庭责任的缺失,那些忽略和缺乏有效沟通的父母,无意当中成为累及孩子心理的致命诱因。
缺乏交流怕父亲打骂高考前女儿离家出走
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又和父亲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东方的高三女生圆圆(化名)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苦寻女儿无果,悔不当初的父亲找到了记者:“我只想说一句话,女儿,你快回来吧!”而当记者联系上圆圆后,她却表示:“我不想再回家了。”
初一女生嫌母亲谈吐丢人每月50元雇人开家长会
最近,家住南石道街的王女士很纳闷儿,眼看着女儿平平(小名)上初中第二个学期了,学校咋从来就没开过家长会呢?一个电话打到学校去,教导处的老师回答:“开啊,我们几乎每个月开一次。”王女士再问女儿,不想孩子语出惊人:“我嫌你丢人,一直让同学的大姨替你开的,一次五十元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