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校长论坛 正文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须臾不可忽视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4-25 09:39:30

  爱国主义教育,会激发大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深刻了解和热爱,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善于开拓的精神。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爱国主义教育须臾不可忽视。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由教育本身的功能所决定的。教育的重要功能就是培养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试想,一个不热爱自己祖国的人,怎么谈得上为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呢?因此,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势在必行。大学生只有具有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才能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把爱我中华的思想变为兴我中华的行动,努力使自己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所决定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会极大地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另一方面伴随着西方文化思潮、生活方式的进入,年轻人包括大学生群体也可能会出现盲目追求物质利益、个人利益的不良思想。因此,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一项迫切的任务。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参与世界竞争的需要所决定的。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所谓高素质者,就是不但要有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要有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能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不但要懂得如何做事,而且要懂得如何做人。而大学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渠道,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变成整个大学生群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也是中华民族发展道路上的必然选择。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内涵深刻的系统工程。检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果,就是要看学校是否把学生培养成了具有丰富科学文化知识和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合格人才,要看学生是否形成了爱国主义情怀,并将其自觉地融入报效国家的实践当中。

  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要在大学生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作为一种文化传统,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当中,并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诸如自强不息、崇尚气节、廉洁奉公等优秀价值观,成为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尊严、增进民族团结、建设美好生活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因此,我们要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善于把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与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体现时代精神的爱国主义价值标准,鼓励大学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其次,要树立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思想。爱国主义既是一种思想原则,又是一种道德规范。大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国情教育、近现代史教育、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民族英雄、杰出人物的榜样教育等。这些内容涉及道德、思想、政治等各个方面。因此,通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将有力地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增强爱国主义的时代感,克服狭隘民族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影响。

  第三,要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致力于振兴中华的大业。忧患意识是我国爱国主义传统的理性升华,是中华儿女人格结构中的优秀成分之一。忧患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我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的入侵使得中华民族处于危亡之时,忧患意识曾激励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奋斗不息。今天的中国,虽已不同于旧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大大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的现实发展状况距离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我们必须增强他们的忧患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树立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信念,也才能唤起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只有这样,才会使他们以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为动力,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