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论坛 正文
王朔的抵达之谜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4-19 08:46:59

  王朔的新书一上市,我就买了。我喜欢其中的《我的千岁寒》这篇,读得通透、舒服、喜悦。我把读感贴在博客上,引来不少骂声。有人说我不懂装懂,有人说我是吃完药读的,所以会读出通透、舒服和喜悦来。其实,我读书和看电影注重快感,跟吃饭和做爱一样,好吃不好吃、舒服不舒服是第一位的。懂和不懂,何干?

  山河梦

  《我的千岁寒》的文字堪称梦呓流,推进之迅速,转换之自由,形成超强的梦磁场。这是一场山河之梦。我第一次看到有人如此呈现山河,仿佛电波飞行,跨水越岭,穿林过花。无论如何,老王这回看见东西了。山河意象如饕餮大餐,让人目不暇接。

  我读《二十四史》,一直有梦魇之感。四千多万字,几十朝,无数有名有姓的人物,死去活来,都在同一个山河里。我国重家不重国,新朝总否定旧朝,老觉着前朝的事与己无关,更别提前前朝。老王这一回,重收拾旧山河,国土如画。死、生、转世,酱缸生蛆,江山有无数,山河归一家。山河入梦,梦里山河。老王干的是当代艺术的活,他写的是小说,呈现的却如当代艺术家般前卫。意象都很具体,梦像绝对虚幻。

  我对这篇小说的不满足是在第37小节处,山河突然梦断,佛境之梦变成佛学之旅。虽然知道他后面写的是电影,梦醒时分,仍觉十分遗憾。

  千岁旅

  《我的千岁寒》是一次千年之旅,老王乘的是太空船,快如闪电。惠能来人间一世,一趟觉悟之旅。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

  老王把时间空间化,把历史山河化,把觉悟梦幻化。

  旅行就在转念间,想去哪去哪,想看啥有啥。山河岁月,人畜共生,星移物转,花开花落。

  旅行如转世,千岁如转瞬。一万年太久,不用争朝夕。

  惠能在山河间旅行,处处觉,时时悟,他自己就是佛。看水是水,看山还是山。

  等他旅行到庙堂,得着“小包袱”,天天“觉悟”的时候,不管是“风动。幡动。还是心动。”都已经不是佛,而是,佛学。再等到惠能“忽然对门徒说‘我走了!’悄然圆寂。”他又成为佛,水还是水,山还是山。这一趟山河之旅如此漫长,岂止千岁。

  从生到死,从有到无。我们每个人都在进行这趟千岁之旅,跨越千山,涉过万水。

  山河是永远的,旅行是永远的。觉悟,只是一个瞬间,一种闪念。

  觉悟寒

  《我的千岁寒》是王朔的一次出发,出发时,他没想过抵达。他告别旧作,再次起跳。见过我国成名作家再次起跳的,没见过跳这么高的。他跳到一个高处,高处就不胜寒了。

  其实,王朔在出发的同时就抵达了。他的抵达之地是我们大多数人没有经验的地方,那个地方能够体会到什么,你得身体力行才能知道。

  觉悟是孤独的事,孤独是寒。而王朔的抵达之地,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个谜。

  □牟森(北京戏剧人)

作者:    来源: 新京报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