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法治频道 > 反腐倡廉 正文
反贪局干警从地板下搜出30万元存折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4-13 09:40:59

        东北网双鸭山4月13日电

        按图索骥,初露端倪

  2006年10月的一天,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检察院反贪局的干警一上班,便打开了院里的对外举报信箱,一封举报信映入了眼帘:“某化工农药厂生产处计量仪表科科长张一明,利用自己多年负责采购的权力收受回扣,据我掌握的情况不少于20万元。”举报信上详细列出了行贿人的名字、单位,行贿的时间、地点和具体的数额。反贪局决定迅速展开秘密初查。

  此前,检察院已查处过这个厂子数起贪污、挪用公款案件,对厂里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办案人员分析,张一明自1989年起便担任计量仪表科副科长,一直行使科长职权。多年以来,他掌握实权,而且是技术骨干,如果想搞点“手脚”肯定有这个条件和能力。

  第二天一大早,反贪局副局长薛江丰和侦查员陈丹迅速对外围进行调查,很快便落实了几笔向张一明行贿的证据。这几起行贿事实表明,张一明利用负责采购的权力,多次收受业务员好处费。而且,本地的几个业务员已交代出了数笔,涉及到浙江、福建、南京等地的行贿线索还没有调查,由此可见其收受贿赂的数额应不在少数。

  2007年1月初的一天,在掌握了大量证据的情况下,得知当天张一明将正常上下班,办案人员赶到了农药厂,通过厂里的纪检部门,把张一明叫到了院办公室。

  张一明看上去老实本分,不是那种特别油滑的人:“我没有收什么回扣啊!?是不是别人看我在这个位置上眼红,想法告我的啊!”面对办案人员的询问,张一明稍加思索后回答说。张一明的第一反应早在办案人员预料之中,当办案人员点到几个行贿人员的名字时,他的声音明显变粗了:“我,我记得收过一次,是4000元吧。”“别的还有吗?”办案人员紧跟着问。“其他的没有了,就这一笔吧!”张一明再也不开口了。

  讯问顺利,波折又起

  当天下午,案件呈报到检察长查迅宇那里。听取汇报后,查迅宇随即作出决定:迅速逮捕犯罪嫌疑人张一明,进一步调取有关证据。

  “我们已经掌握了大量证据,希望你能够如实交代问题。”张一明被带到检察院讯问室后,面对一份又一份证言,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我交代,这些年我的确是收了些钱。”沉默过后,张一明回忆自己从1998年开始收受贿赂:“一开始我是不敢收的,但是顶不住他们的软磨硬泡,算下来,我可能收了30万元吧!”

  讯问进行得非常顺利,这有些出乎办案人员的意料。这么一起数额不算少的受贿案,就这么容易突破了?就在大家松了一口气时,“曲折”还是不期而至了。

  “钱,钱我不知道在哪里。”受贿问题一一交代了,没有想到张一明对赃款的去向却拒不交代。据了解,张一明生活十分节俭,现在还住着上世纪80年代仅有的四五十平方米的房子。如此性格的一个人,肯定不会将收受的贿赂挥霍了。但是,赃款到底去了哪里呢?办案人员决定对其住宅进行搜查。

  面对证据,一脸惊诧

  1月10日,办案人员来到张一明家。办案人员向其妻子吴某出示《搜查证》后说明来意,希望她能配合工作,主动把张一明的赃款赃物交出来。

  “我根本不知道他有什么赃款,更不知道藏在哪里了。”吴某对为丈夫保管存单矢口否认,拒绝在《搜查证》上签名。经过近一小时的说服教育,吴某终于同意配合搜查工作,而且打开室内所有有锁的柜子、抽屉,还主动提供了丈夫可能隐匿财产的地点。然而,经过数小时的搜查,侦查人员并没有找到一点线索。

  难道张一明在案发前已有所察觉,把赃款转移了?联系到张一明对犯罪事实很快认定,却对赃款的去向拒不交代的情况,办案人员感觉张一明很可能转移了赃款。此时,抱着极大希望而来的办案人员心中不由有些失望。再最后搜查一遍吧,如果找不到赃款只好“收兵”了。侦查人员再次进入了张一明家的起居室,眼光落到脚下后,办案人员凭直觉感到,地面上有几块木板和周围的木板不同,似有撬动的痕迹,敲击几下,声音果然与周围有些差别。难道这几块木板下面有“文章”?

  于是,办案人员找来工具撬开了那几块可疑的木板。拿去地板,办案人员惊喜地发现,里面果然大有“文章”——夹层处存有5张银行存单和一本银行存折,上面共计存有近30万元钱。细细查看,上面的户名均为张一明的名字。证据在手,侦查人员松了一口气。

  “张一明,这些存单都是哪里来的?”当张一明再次面对办案人员,并看到那5张银行存单和一本银行存折时,他一脸惊诧:“你们是怎么找到的?看来是瞒不过你们了。”

  3月2日,本案被移送审查起诉。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作者:    来源: 新浪网     编辑: 萧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