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教育动态 正文
四川小学开讲十元购物课 让学生懂得节俭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4-13 09:40:54

  东北网双鸭山4月13日电 在四川省成都市锦官新城小学,提起不久前的春游活动,同学们仍兴奋不已。同学们不仅在春游中亲近了大自然的阳光雨露,放松了心情,而且春游前的“10元购物课”,让孩子们学会了合作,懂得了节俭,体验了“当家作主”的乐趣。

  大队辅导员李薇告诉记者,2001年学校组织春游时,同学们的午餐由学校食堂做好送去,结果学生们并不满意,一个个偷偷从家里带了很多零食。当年秋游时学校决定:干脆让孩子们自己去买东西,利用秋游的机会,给学生们上一堂“购物课”。

  学校按每名学生10元的午餐经费发给各班,每8人1组,小组先讨论要买的东西,碰到争论不下的就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定下了购物清单,再集体行动到超市购买。活动结束后,各班还要进行总结,评出“最有合作意识”、“最有计划性”、“最会安排生活”、“最有社会公德”等优秀活动小组。

  进入超市,孩子们都是边买东西,边翻购物计划表,还不时拿出纸笔或计算器写写算算,看哪个牌子更划算,或比较大包和小包哪个更合适,那货比三家精打细算的认真劲儿,让一同购物的大人们都钦佩不已。“不能超支,清单上没有的东西绝不买。”四年级(3)班的朱笛告诉记者,“本来我们想买筷子,但后来我们决定从家里带,可以节约经费。”

  5年来,每年两次的“10元购物课”收到了潜移默化的效果。校长李俊霞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家庭条件都比较好,大都以自我为中心,很少替别人着想。开展‘10元购物课’的初衷是想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培养团队意识,懂得‘节俭’的含义。”

  刚开始时,讨论购物清单时,孩子们都抢着说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常常争执不下。学校就有针对性地开展“认识自己”、“包容别人”等内容的班会,引导学生多替别人考虑,关心同学。现在,讨论购物清单时,同学们常常提醒别忘了谁爱吃鸡腿、谁爱吃雪饼。

  起初,同学们一进商场就蒙了,不知道买多少合适,不是多了就是少了,还不会搭配,买回的几乎全是膨化食品或口香糖。经过几年“购物课”的磨炼,孩子们的生活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高年级的同学则应用数学知识,列清单时按食品、饮料、用品分类,然后每类再按人数均分,既保证够吃又不浪费。学校因势利导进行的数学生活化教学实验,将同学们在超市中碰到的问题在课堂上一一解答,学用结合。

  孩子身上的变化,妈妈体会很深。六年级(3)班张安琪的妈妈郑强告诉记者,刚开始时,家长担心10元钱不够花,结果不仅孩子吃得饱、吃得高兴,还变得能干懂事了。节假日跟小朋友出去玩也是“总量包干”,再不像以前那样想玩什么就玩个够了。不久前,妈妈想给她买身衣服,她拉着不让,说两套校服够穿了,爸爸妈妈挣钱不容易,应该珍惜。五年级(4)班的李睿晗还学会了理财,上回她拉着妈妈走遍了学校周围的银行,最后选了一家不收年费的银行,将几十元零花钱存了进去。她说:“我的钱是准备给妈妈生日买花、给学校结对的贫困生捐款的,存在银行就可以管住自己不乱花钱了。”

作者:    来源: 国际在线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