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e网超市 > 今日中国 正文
北京工商局揭露分时度假四大陷阱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4-13 09:02:35

  市工商消协联合揭露“分时度假”四大陷阱,工商已展开调查

  东北网双鸭山4月13日电 “目前北京还没有发现正规运作的分时度假公司,工商正在对此展开调查”,昨天上午,北京市工商局和市消协召开新闻发布会联合发布消费警示,揭露分时度假存在的四大陷阱。

  市工商和市消协透露,今年以来,已接到近百起关于分时度假的投诉,受骗的多是退休的老年人,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事实上,目前在北京尚未发现有一家正规运作的分时度假公司,工商已抽调人员对一些公司进行深入调查。

  两部门指出,由于缺乏相应法规,不法公司钻“诈骗”法律定义的空子,目前暂不能定义为诈骗,为此呼吁尽快出台相关法规,加强对分时度假经营行为的规范和监管。同时提醒消费者把签证承诺、投资回报等问题写入书面合同。

  “分时度假”四大陷阱

  陷阱一:宣称可畅游世界

  分时度假公司一般会选择一些比较高档的宾馆、写字楼,大多采取参加娱乐性活动,并赠送礼品的方式邀约消费者到现场接受其推销。在现场,销售人员夸大宣传,如承诺购买某度假村1个房间每年7天的使用权后,就可以和全世界多个国家的酒店旅馆交换使用权,畅游世界。

  提醒:事实上,很多国家根本没有对中国开放旅游。我国法律也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组织中国公民到国务院旅游行政部门公布的出国旅游目的地国家以外的国家旅游。

  陷阱二:洗脑宣传强迫消费

  “分时度假”业务员用长时间洗脑式宣传强迫消费。据介绍,一对60多岁的老夫妇投诉被业务员进行了长达7小时的宣传,最后交了7万元才肯罢休,还被要求签了多达17项的权属公司免责声明。

  提醒:分时度假产品的费用较高、时间跨度长,应在仔细研读合同条文,经过一段“冷静期”后再决定是否签。

  陷阱三:合同有欺诈性

  市消协指出,“分时度假”合同中很多存在欺诈性内容,如以“加入国际上某著名分时度假交换公司的全部交换网络”为诱饵,消费者很容易理解为只要按规定交费,就可以到达自己签约的全球任何一家加盟酒店和度假村,非常具有欺骗性。有的合同则有诸多不公平格式条款,如经营者无需承担无法为消费者办理前往国家签证的责任,却明确约定消费者不能因此要求撤销合同或返还所交纳的费用。

  提醒:对分时度假企业相关签证承诺、机票、餐饮、投资汇报等问题,都应要求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并将经营者的相关口头承诺写入合同。

  陷阱四:称分时度假是投资

  推销员向消费者宣传“分时度假”是一项投资,可以增值。等购买后,消费者才发现产品根本租不出去,且接受服务之前要一次性交纳高额费用,而经营者却可在短期内汇集大量资金。

  提醒:应特别警惕公司破产风险,“分时度假”采取会员制,最长时间为40年,最短也是5年,经营者在此期间可能倒闭破产,消费者要考虑这种预期消费风险是否值得。

作者:    来源: 新浪网     编辑: 马玉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