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资料记载,东莞小食几百种,而目前找得到的只有200多种了。这些以米为原料,曾经带给东莞人无限欢乐与希望的小食,在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时候,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不久前,东莞的粥品与小食要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小食再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东莞小食品种多样,有着久远的历史,有些还是为东莞所独有。其中既有由古老的祖先们从中原南迁时带过来的各类小食,如糖环;也有东莞人利用当地生态环境就地取材制作的小食,如凉粉糕。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不少小食的制作方法已经流失,现在人们能找到的东莞小食仅有两百多种了。

艾粑
多年来,东莞的小食在不断地寻求新的发展。许多小食从东莞平民家庭中走出,变成包装精美的食品,出现在礼品店里面,甚至走出东莞。记者在东莞花园粥城采访的时候,来自江西的两名商人来到这里学习东莞小食的制作方法,她们告诉记者,自己对东莞小食慕名已久,这次是对东莞小食之一虞家粽慕名而来的,参观完东莞饮食文化博物馆,她们还将在第二天到花园粥城小食制作厨房里去学习东莞小食的制作方法。她们希望把东莞的小食带到江西去,推广东莞小食,并在当地打开销售市场。
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之一张铁文介绍,对于东莞传统的小食,碌堆、炒米饼、响丸都已经很难在市面上看到了,至于糖通更是失传已久。张铁文说,东莞小食的保护和发展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水饺和咸水角
小食简介
东莞糕
东莞人爱吃糕,因此一年365天都有糕卖。
眉豆糕
眉豆糕属于配料糕的一种,是用新鲜的眉豆加上糯米粉和其他香料熬成的,上面还撒上用香油炒过的芝麻,十分可口。这道小食被评为“广东名小吃”。
鸭螺糕
望牛墩有种鸭螺糕,用鸭螺制作而成。这种鸭螺很小,人们将它洗净、搅开,用水煮滚,使鸭螺肉上浮,加入米粉,配佐料,蒸成糕点,吃起来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凉粉糕
东莞山区片有一种野生的凉粉草,将其洗净,加入清水,用文火煮至水呈黑色,然后用布把凉粉草隔净,重新煲滚,再将事先准备好的米粉徐徐加进、煮滚,立即倒进盆里冷却、凝固即成。

咸狗猁
小食典故
与相亲有关的糖不甩
糖不甩,顾名思义就是黏、甩不掉的东西,形似汤圆,取其甜蜜美满的意思,从前只有在过冬、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得上,如今却成为东莞街头巷尾的小吃。
关于糖不甩,还有个祖宗流传下来的故事。相传地处东坑、茶山、横沥各镇的“埔田片”一带,旧时男婚女嫁还比较保守,每当媒婆带后生仔到女家“相睇”,如果女方家长同意这门亲事,便煮“糖不甩”招呼男方。男方看到端上桌的是“糖不甩”,就知道这门亲事是怎么样也“甩”不了了,于是大功告成,大碗“糖不甩”越吃越香,吃完一碗再添一碗,则表明愿意好事成双。如果女方不同意这门亲事,则煮打散鸡蛋的腐竹糖水,男方看到台上摆的是碗打散鸡蛋的腐竹糖水,就知道这门亲事“散”了,知趣一点,以后别再纠缠了,这时“腐竹糖水”虽甜在嘴巴,却苦在心上,匆匆喝上一口,便告辞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