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家庭教育 正文
谈孩子心理教育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4-10 13:41:43

  谁在影响孩子的人生?是多替孩子做事还是多让孩子做事?昨晚,作为第三届“心理卫生周”的最后一位演讲嘉宾,深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王鉴副主任在市科学馆用生动的例子、幽默的语言为年轻的父母们解答了上述问题。

  晶报记者对王鉴进行了专访。

  父母对孩子影响大

  晶报:用您的演讲的题目来提问吧:谁在影响孩子的人生?

  王鉴:有句话说:“儿时,父亲是山;成长中,师友是山;工作中;伙伴是山。”父母应当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但是,2002年市教育局做了一项有5500名中小学生参加的德育状况调查,其中有两个选项:你最崇敬的人是谁?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是,在有效的中学生问卷和小学生问卷中,我们没有找到一例填写父母的。

  现代亲子关系需要反思

  晶报:这提醒我们反思,我们的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应当宽容鼓励孩子还是严格要求孩子?

  王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晶报:是多替孩子做事还是多让孩子做事?是实施超前教育还是顺其天性发展?

  王鉴:孩子多做事有利于多方面能力发展。人生设计在童年,千万别扼杀孩子的快乐,发现孩子比设计孩子更重要。

  晶报:总结起来,有哪些不当的亲子教育方式?

  王鉴:一种叫做“树大自然直”,孩子不用管教自己长大就是了;一种叫做“有钱走遍天下”,父母赚钱让孩子吃好穿好就算尽到了责任;还有一种叫做“棍棒之下出才子”,孩子只管严历管教。这就形成了几种不当的亲子教育方式:溺爱式教养、放任式教养、严厉式教养。如果用关系尺度来衡量,就是第一种过于粘着,第二种过于疏离,第三种过于僵硬。

  孩子成长需要更多温情

  晶报:那么,亲子教育的关键是什么?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缺失的又是什么?

  王鉴:先讲有两个小故事。在一次某小学组织的亲子活动中,一位小学生说出隐藏心中已久的愿望:希望父亲下班回家后多与自己说一些话,不要冷冷地走进自己的房间。第二个故事是,几年前,我的一位旅美多年的朋友来深专访,他见我与爱人点头相别,诧异地问道:“你们就这样再见?不拥抱一下?”我解释说,都这样,习惯了。现在回头一看,真的,这个习惯是个问题。

  孩子的情感教育应该成为亲子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的家庭人际关系缺少情感互动。

  晶报:有什么具体方法改变呢?

  王鉴:有的父母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了,有意识进行情感语言交流。妈妈与宝宝有了这样的交流:“妈妈爱宝宝。说,宝宝爱妈妈。”宝宝就说了:“宝宝爱妈妈”。这种表达爱的亲子互动也应该成为习惯。爱孩子就让孩子感受到,而且也让孩子表达爱意。

  给予比接受更利于成长

  晶报:日常生活里,我们发现一些家长遇到儿童受到心理伤害的情况就百般呵护。您如何看待?

  王鉴:有一件发生在澳大利亚一个度假村的小事。儿童们上完网球课后,工作人员一时疏忽,将一个小女孩忘在了网球场。后来工作人员发现人数不对,赶紧去网球场把小女孩找了回来。小女孩因为一个人留在了偏远的网球场,感到很委屈,一时哭得很伤心。

  晶报:这时,孩子的妈妈怎么做呢?是安慰孩子,还是责怪工作人员?

  王鉴:都没有。那个妈妈蹲下来温和却又理性地拉着孩子的小手说:“已经没事了,这个姐姐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紧张,并且十分难过。

  她不是故意的,现在你去亲亲那个姐姐,安慰她一下。”4岁的小女孩很快止住哭泣,亲了亲工作人员的脸颊,并且轻轻说:“不要害怕,已经没事了。”工作人员一时间喜极而泣。

  晶报:这喻示着什么道理?

  王鉴:事实上,不要认为孩子还小就给予太多的呵护,不要认为孩子未成年就不需要负太多的责任。让孩子去帮助别人,让孩子去给予,给予会给孩子更多的力量,给予比接受更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

  延伸阅读:心理健康应从幼年抓起

  心理学专家指出:一个人的个性是从幼儿到青少年阶段逐步发展定型的,假如忽视了孩子在成长时期的心理问题,任由孩子的种种不良习惯或是心理问题发展下去,很可能会对他(她)的一生产生消极影响。

  一项调查显示,我国近三成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32%的青少年有心理问题。近日,记者在山西各大医院推出的心理健康大询诊活动中了解到,在现代文明的今天,

  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生活的诸如精神障碍、性格缺陷等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了医疗界的特别关注。据统计,人们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与少儿时期的一些经历有关。因此,有心理学专家呼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从小抓起。因为一个人的个性是从幼儿到青少年阶段逐步发展定型的,假如我们忽视了孩子在成长时期的心理问题,任由孩子的种种不良习惯或是心理问题发展下去,很可能会对他(她)的一生产生消极影响。

  幼儿期——

  案例一:在采访中,一位张女士告诉记者,由于工作原因,她把两岁的女儿送回娘家,孩子由姥姥看护,并特意告诉孩子:“妈妈一周来看你一次。”结果孩子在姥姥家见谁咬谁,又哭又闹,经常无缘无故地发脾气。而且半个多月了都不见缓解。

  针对这种情况,心理医生诊断说,这是孩子感到自己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表现出分离焦虑。她理解不了妈妈讲的道理,只知道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不知会不会受到伤害。只要把孩子接回自己家,保证孩子能经常看到父母,即使父母不能时时刻刻陪在孩子身边,这种症状也能解除。如果这种不安全感持续存在,就可能造成孩子长大后胆小、不和人交往、害怕挫折等消极情绪。

  有专家指出:0-3岁正是孩子大脑、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感知觉、语言、运动发育是否比其他孩子晚。孩子从六七月龄开始对父母的依恋性增加,一旦与父母长期分离就会感到不安全,又哭又闹,吃手指头、咬指甲。直到孩子两岁半或3岁时对父母的这种依恋才会慢慢减弱。

  案例二:一位女士5岁的儿子好动,家长不让干什么偏要做什么,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经常踢板凳,见人就打,看见别人手中的东西就抢,家长老师怎么教育他都不听。

  关于这种状况,专家指出:孩子的性格形成与家长的抚养方式有关,家长要教给他什么是对的,并让他记住。如果不在孩子年幼时纠正他的行为,久而久之,就可能使孩子产生自私、蛮横的心理。

  3岁以后,孩子进入幼儿园,处于学龄前期。一些孩子因离开父母而表现出的分离焦虑情绪在此阶段有可能延续下来。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就应做好准备,慢慢减弱孩子的依恋性,鼓励他与别的孩子玩,让他在家庭之外也能找到安全感。提前带孩子到幼儿园,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设施,告诉孩子幼儿园是一个多么有趣的地方。学龄前期的孩子能说、会走,就可能出现一些行为偏差,如爱发脾气、打人、抢小朋友的玩具。家长和幼儿园的老师就要及时规范孩子们的行为,帮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个性。家长还要帮助孩子养成积极向上的性格,不可对其要求过高,因为孩子在心理压力下会出现怪异行为。

  少年期——

  案例三:在医院采访时,正好碰上某校王老师向大夫陈述:10岁的女儿在班中担任班长,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对她的要求也很高。可近来孩子却猛然出现了频繁地眨眼睛、摇头等症状。王老师甚感不解,想知道孩子到底怎么了?于是赶紧到医院就诊。

  经过医院一番检查,诊断结果是学龄期抽动症,与心理因素有关,这个孩子还显示出慢性焦虑。医生指出,这可能是因为家长要求过高,使孩子出现紧张心理。孩子自尊心过强,不能接受挫折,随着接触社会次数的增多,这种心理就会影响她的学习和生活。

  山西医大一院的心理医生释疑说,学龄期的孩子最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是多动症、孤独症、注意力不集中、抽动症等。一些内向的孩子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家长和老师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个体的要求和发展。多动症与脑功能发育、铅中毒、缺乏微量元素等有关。而抽动症主要与心理因素有关,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因为心理压力会引起抽动症,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因为总挨批评也会出现抽动症。家长经常批评孩子的做法也会引发孩子的抽动症

  案例四:邻居刘女士告诉记者,她13岁的儿子回家后无缘无故不和家人说话,上街还不让母亲拉自己的手,甚至顶撞家人,经常与同学发生口角。看见孩子发生了很大变化,刘女士感到焦虑不安,她生怕儿子不合群,长大后不能适应社会。

  于是刘女士悄悄地自己先去咨询医生。心理专家告诉她,孩子快要进入中学时,处于发育的青春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孩子会特别烦躁,在行为上有些偏离,与家人、同伴的关系也受到影响。

  据专家称,青春期接近成人期,孩子易出现焦虑、抑郁、矛盾情绪。这时候,孩子开始萌发出独立意识,但还不成熟,易冲动,对事情存在偏见。若家长还用对幼儿的心态对待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子女之间就会产生隔阂。孩子成长了,家长也需要成长,要学会尊重子女,说服诱导他们,把自己的想法慢慢灌输给他们,不能硬来,打骂反而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由于生长发育,快要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还会产生性困惑,家长要注意给其一些正确引导。

  有资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存在心理与行为问题。他们往往在需要与可能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冲突;在需要与目标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压力;在压力与随力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对抗。所以,专家提醒家长,对孩子的心理行为偏异应早发现,早矫治,也希望老师配合教育,包括全社会都应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不少家长把暑假当做调教“不听话”孩子的良机.中国社会调查所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称,家庭心理教育主要存在5个误区。

  孩子交给专家便万事大吉

  不少家长很迷信专家,认为专家无所不能,只要将难以调教的孩子交到专家手上就万事大吉了。

  建议:孩子向好的方面转变,专家起到的只是一种外界的引导和促进作用,而家长的教育比起专家更现实、直接,家长定期自行或在专家的指导下检讨自己的教育方法,并做出必要的调整,教育效果才会更明显。

  孩子有缺点没关系

  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喜欢“护短”。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家长总认为孩子不懂事,大了就自然变好了。

  建议:要改变孩子,家长首先必须承认孩子身上的问题,并要从中去发掘孩子存在问题的根源,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一味地护短只会令孩子的问题越积越多。

  别人的教育经验可以照搬

  不少家长喜欢读家庭教育与心理教育的书籍,在教育孩子时一一套用,效果不理想便开始放弃。

  建议:他人成功教子的经验固然值得借鉴,但绝不能一味照搬,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特点,只有适合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孩子能闹腾证明他聪明

  孩子行为怪异、爱闹腾,有的家长认为这是孩子聪明的一种表现,不觉得是问题,反而夸赞孩子。

  建议:家长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但这种爱不等于放纵孩子,遇到孩子有怪异的言行,做家长的还是应冷静地去看待、发现,找到问题所在并加以解决。

  不能让孩子受委屈

  在生活中,有的家长在乎孩子到了惧怕的地步,怕孩子骂、怕孩子出走、怕孩子威胁自己、怕孩子不和自己交流等等,于是步步退让,导致孩子更加娇纵。

  建议:对孩子步步退让并不是爱孩子,家长惧怕孩子说明了教育方法的失当,家长在孩子心目中没有威信。对此,家长要积极寻求教育帮助,尽快找回自信,找到自己身上能让孩子引以为豪之处,重获孩子的尊重。

作者:    来源: 大河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