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人物频道 > 百姓故事 正文
90岁老母亲照顾瘫痪儿子13年(图)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4-09 13:57:22
90岁老母亲照顾瘫痪儿子13年(图)
老人正在自制“镜子”,好让不能动的儿子也看一看“窗外”。

  东北网双鸭山4月9日电  对于一般人来说,90岁,已经是个尽享天伦、安度晚年的年龄,而在周东社区的一户人家里却上演了90岁老妈妈照顾53岁瘫痪儿的感人一幕。家住周水子街道周东社区的于代福在他15岁那年患上了类风湿病,随着病情的加重,从1994年起便卧床不起。现年53岁的于代福在卧床的13年里全凭现已90岁的老母亲赵桂英一人照料。为了让没有活动能力的于代福每天能看到窗外的世界,母亲赵桂英自制了一面长臂镜子,每天举起一个小时把窗外的风光反射到于代福的眼中。

  90岁老妈妈照顾53岁瘫痪儿

  这是一个不太富裕的家庭。这是记者走进赵桂英家昏暗的房屋时的第一感觉,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浓浓的阴暗潮湿味,狭小的空间里被一张紧挨着窗的大床和几个陈旧的组合柜所占据。90岁的赵桂英已是满头白发,记者进屋的时候,她正在为53岁的儿子打水洗脸,然后就要举起自己的专用小镜子让儿子的目光“出门放风”了。

  周东社区的残疾人专职委员潘永波向记者介绍说,于代福由于从小患病,所以一直是独身。1995年其父去世后,身边照顾他的人就只有老妈妈了。尤其是从1994年于代福卧床后,老妈妈将晚年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瘫痪儿子的身上。

  一位社区居民告诉记者,于代福的一日三餐、更衣换洗,甚至大小便基本上全靠老妈妈一人照料。每天,老妈妈都要一个人拎着菜篮子步履蹒跚地到附近的菜市场买菜,再缓缓地走回家为卧病在床的儿子做饭。一位90高龄的老人能外出散步已是不易,更别说是到人群拥挤、路面湿滑的菜市场买菜了。行动不便的老妈妈终于在一次去菜市场的途中摔倒了,摔伤了腿的她没有在意自己的腿伤,硬撑着到菜市场为儿子买回了菜。

  让儿子也看看窗外的世界

  于代福常年卧床,细心的老妈妈为了让儿子感觉舒适些,每日为其擦洗身子,替他换上整洁、干净的衣服。赵桂英觉得,把儿子收拾得利利索索、干干净净的,他就会觉得自己与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这样儿子就会对生活又多了几分信心。

  于代福不能外出,却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渴望。细致的赵桂英觉察到这一切之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她把一面小镜子捆在一根竹竿上,当于代福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时,就可以将竹竿伸出窗外,通过镜子的反射观赏窗外勃勃的生机。

  在这狭小而简陋的家中,还摆放着一个巨大而醒目的鱼缸,几条颜色各异的小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着,为这个看似简陋的家里增添了几分生的气息。其实,这也是赵桂英大妈的主意,她告诉记者,自己明白跳动的生命对儿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她知道儿子虽然表面不说,但他每次聆听窗外鸟鸣时那专注的神情都深深地触动着赵桂英的心。为了让儿子能感悟到跳动的生命,她托人做了这个鱼缸,特意摆放在儿子的床前,这样,儿子不出门就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意义。

  社区关爱带来精神慰藉

  于代福早些时候曾在一家单位供职,如今他和赵大妈就靠着单位每月600元左右的工资度日。又由于够不上低保的标准,他们娘俩就成了周东社区的“特困边缘户”。这家特殊的“困难户”一直都受到社区和甘井子区残疾人联合会的关注。

  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的助残日,每到这一天,社区和甘井子区残联都会给这娘俩送去一些慰问品,于代福家中的轮椅和拐杖等物品都是残联赠送的。逢年过节,社区和残联还会送去一些营养品以及温馨的问候,今年春节,他们还特地送去了400元慰问金。对于代福和他的母亲来说,这所有的一切可不仅仅是问候,而是一种心灵的慰藉,一股春天的暖意。

  周东社区书记徐爱娜和社区的残疾人专职委员潘永波也是一直在关心着他们。潘永波是2004年12月开始接手周东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这个职务的,上任后不久他就了解到了这家特殊的“困难户”,并走访了于代福一家。看到他们的境况潘永波一阵心酸,他说:“相比之下,这样的家庭更需要帮助啊。”于是,在工作中,潘永波有意照顾着于代福一家,有空的时候还常去陪这对娘俩唠唠嗑儿,拉拉家常什么的。于代福一家也真诚地称潘永波带给他们的是“精神上的慰藉”,是一种无法替代的关爱。凭着这股浓浓的关爱之情,于代福表示他会坚强地活下去,既为自己年迈的老母亲,也为所有关爱他的人。

  “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儿子能有机会走出家门,真正看看外面的世界。”赵桂英说,从儿子完全瘫痪开始,就一直依靠她自制的“小镜子”每天给眼睛“放风”。“我想让儿子看看大海,看看这些年大连的变化。可是因为我年纪大了,实在没法实现这个愿望。”赵桂英认真地表示。

作者:    来源: 新浪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