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传媒论坛 正文
娱乐与"救中国"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4-09 10:59:47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说:“电视上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选秀活动,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不要让孩子的梦想都变成明星梦,娱乐救不了中国,单纯娱乐的中国是没有希望的。”

  认为孩子们看了电视选秀就会生出明星梦,这是典型的“直接效果论”。

  其实,对传媒的效果加以谴责,不是当代社会特有的病症。总的说来,一旦某种媒体(或媒介)的社会发展引人注目,针对它的谴责就会登峰造极。

  上世纪五十年代,摇滚乐、动画等面向年轻受众的媒介飞速发展,被与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挂上钩。麦卡锡主义盛行时期,美国动画片作者甚至因为节目内容而受到议会的质询。六十年代以后,电视取代电影,在承载和传播暴力的无良传媒中名列榜首。如今,对青少年健康、文明或暴力的关注,又让谴责媒介的人把目标锁定为电子游戏、互联网和选秀节目。

  事实上,传播学领域早就扬弃了“直接效果”,走向了有限效果、内容分析、文化研究和公共空间等理论。毕竟,选秀节目传递的信息很难以“明星梦”一言以蔽之,而且小孩子又不是巴甫洛夫的狗,不会一见到李宇春李玉刚就分泌唾液。

  传播学目前依然无法证实传播内容与观众态度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一些学者得出了二者间的关联,同时也特别强调卷入其中的其他复杂因素,如社会价值观、家庭背景等。

  批评者往往一腔赤诚,而且内心焦虑,从教育部发言人使用的“救中国”、“中国的希望”的表述就可以看出来。上世纪四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尔诺就是本着道德危机的忧患意识,“揭批”大众传媒和文化工业。在他看来,大众要么被煽动,盲目反应,歇斯底里;要么痴迷不醒,空留学者在无奈中哀叹怜悯。悲观学者将大众贬低至此,就算传媒不搞娱乐,大众也是彻底没得救的。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一个新的判断:选秀活动未必会让每个孩子都想当明星。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应该怎样全面看待选秀等娱乐节目和救中国之间的关系呢?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兴起的真人秀节目,经常被批判为暴露狂和窥视癖合谋生产的电视垃圾,没有品味,不真实,极端商业性,参与者都是漫画式的类型化人物……但不容争辩的事实是,选秀节目已经普及全球,而且不限于娱乐领域,也进入了政治范畴。一些从政者也把私密话语甚至忏悔搬上舞台,他们精心计算怎样曝光最适度,和舆论玩起了火中取栗的游戏。

  法国总统希拉克宣布不在今年大选中竞选连任,被媒体评论为“一个时代的终结”,这个终结就包含了法国政坛若干禁忌的终结:政治家应该是国家和权威的形象代言,所以媒体从未向公众展示过希拉克脖颈以下的身体部位,他的绯闻也只是传闻而已。如今,法国两位总统候选人纷纷耍弄起娱乐业的伎俩,罗亚尔曾经泳装登上杂志封面,萨尔科齐则自暴老婆出轨之后自己如何愤而与女记者鬼混。

  为什么选秀节目受观众欢迎,政客也乐于借鉴类似选秀的行为模式?因为选秀活动的传播本质是突出个人的能力和潜力,在这一点上与社会的主导期望相符合;它道出了以关系为主的电视的真谛,选择随时都在发生;它注重普通人的经验,让大家直接观察、共同参与,颠覆了传统权威手中的权力。

  由此又可以得出一个判断:选秀活动有进步意义,有利用价值。传播的任务不是“维护好圣洁、崇高的场所,提供好净化灵魂的环境”,而是提供秀的舞台,制造一个充满矛盾、充分协商的公共空间,让公众共同参与,寻找最好的选择。哪怕只在娱乐领域,这样的贡献也可以推动社会前进。

  当然,如果只在娱乐领域选秀,对选秀这一进步形式的利用确实过于狭隘了。教育部发言人号召全民广泛动员,捧红一批中国的科技之星、发明之星,美国正在制作的“美国发明家”选秀节目就是这个意思。这档节目的制作人就是“美国偶像”选秀节目的制片人,而且他们没有因为制作了“美国发明家”就停办“美国偶像”。

作者:    来源: 国际在线     编辑: 马玉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