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县区传真 正文
友谊县、友谊农场共走区域经济一体化之路探秘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4-06 10:08:03

  东北网双鸭山4月6日电 对于友谊人来讲,2007年的春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一点。

  这个春天,新一届的友谊县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在谱写友谊的未来发展序曲中,全力吹响了县场共建的号角声。

  建立县场大事共商机制,加强经济领域深入合作,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创造良好政策服务环境;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发区域资源,凝聚发展合力,在政治、经济、社会事业等方面开展多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责任共担、发展共促、稳定共抓、城乡共建”,凝聚工作合力,促进县场共建,推动区域内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友谊县委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县场共建工作指导意见”,成了友谊干群在这个春天里热议的核心话题。变“特殊体制”为“特色路径”,友谊县、友谊农场联手共下一盘棋,真诚协作,合力发展,实现“富民、兴场、强县”,这是所有友谊人的共同企盼。

  于是,“俩好轧一好”,友谊县、场“两匹马”合力拉起“一挂车”,踏着和谐步调儿,快马扬鞭奔向前。

  政策同享,环境共创

  就发展而言,友谊县、友谊农场的政策都是“一言堂”,招商引资、项目开发和园区建设等优惠政策,“内外一致,县场平等,互相通用,不分彼此”。

  县里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协助农场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把农场林业建设纳入县内规划,对天然林防护、生态公益林建设等项目,积极争取纳入省投资计划。将农场公路逐步纳入行政等级公路管护,积极争取增加通乡、通村公路建设规模。积极帮助争取对农场农技推广机构的政策支持和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促进其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信息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对农场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金融部门为农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把农场城镇维护建设纳入县总体规划,促进农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现在,农场的群众都切身感受到了县场共建带来的实惠。

  机制联建,大事共商

  以“部门协商、高层决策”为主要方式的县、场协调机制和县、场、局联动一体化发展的新体系,今年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县、场共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区域发展相关事宜,协商解决各种问题,促进共识。县、场间还建立了联席会议、项目合作、信息通报等制度,县、场的职能部门围绕发展各使新招。下一步,双方还将共同探索干部相互挂职交流机制。

  经济社会发展实行统一布局规划,进行统筹安排。县委、县政府在召开事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会议时,邀请农场相关领导参加或列席,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也参加或列席农场召开的职代会、经济工作会等重要会议。

  “无论研究县里还是农场的事,那都是咱友谊的事”。这一点,县、场两家的领导毫无疑问地形成了共识。

  为指导、帮助农场开展好新农村建设,县委、县政府实行了县级党政领导干部、各职能部门、科级以上干部共同参与的工作推进格局。县委常委分别对乡镇(分场)进行包保,县级领导干部组成5个试点村工作推进组,使友谊的新农村建设走在了全省垦区的前列。

  整合力量,聚集合力。目前友谊县、场已经形成了互相支持、共同推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好氛围。

  资源互补,产业共谋

  县、场围绕区域内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人力资源等资源优势,进行优势互补,有效发挥资源潜力。

  县委、县政府统筹县与农场经济发展布局,合理调整产业及产品结构,发展优势企业,壮大龙头项目。依托地方粮食、畜产品的优势资源,目前区域内已经形成了大麦、小麦、大豆、水稻以及畜产品加工等多个产业链。初步构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

  县、场共同精心打造友谊自主品牌,合力把区域内品牌产品推向国外市场。现已构建了以"北大荒"麦芽集团、“龙谊”集团、虹丰集团、丰源油脂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大麦、小麦、米豆深加工工业园区;以甘油厂、中北糠醛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玉米深加工工业园区;以北大荒牛业、红兴隆糖厂为龙头的多种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园区等。

  这些工业园区的建立,合理促进了种植和养殖业结构的调整,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加快了农民致富的步伐。同时,也加速了农场、县内富余劳动力转移,使人力资源利用率实现最大化。

  凝聚合力,新农村共建

  县、场共同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机构,在省内率先提出了“县场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

  依据区域特色,县、场联动,大手笔运作,去年共同争取、拿出了1.06亿元资金,用于修路、改水、建房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县里还投入巨资对省级试点村福前村进行帮建,使该村的道路交通、人居环境、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今年,县里继续扩大对农村低保覆盖面,努力推进农村医疗保险,全力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县、场双方在引导农民积极发展优质、高效种植养殖业,开展多路创收,增加农户收入的基础上,还联手合作,集中力量实施通路、通水、通有线电视等工程,美化镇容村貌,改善农村环境。县里积极推广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广场文化和“五好文明家庭”及“十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带动新农村两个文明协调整体发展。

  借助农村资源优势,县、场还将致力发展特色旅游业。推进以五分场二队为依托的现代农业观光游、以七星河湿地为依托湿地风光生态游、以成富乡为依托的民族风情游、以凤林古城为依托的挹娄文化古迹游。双方着力打造北大荒精神、挹娄文化品牌,不断扩大友谊文化的对外影响。

  统筹发展,和谐共构

  县委、县政府加强统筹,从改善交通、人居、生态“三大环境”出发,通过向上争取、联合筹资等办法,多方投资,加快建设,促进县场与城乡向一体化方向快速发展。

  县、场密切合作,共同争取、投入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建设了9条通乡、通村高等级路,总投资2.3亿元,总里程达120余公里。县环保局与农场环保科冲出樊篱,实行合署办公,一条心共同治理、改善友谊区域内环境问题。

  自流排干和街道、人行道硬化,公园改造以及建筑开发……在县场双方共同努力下,友谊小城镇基本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净化”,辖区群众生存环境得到巨大改善。

  按照“场有资源、县上企业;场上企业、县有政策”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或职能优势,合力招商上项目。现已引进北大荒牛业、鹅业等多个能助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拉动产业发展的龙头项目,助推了农场种植养殖结构的优化调整。围绕项目搞好调控,围绕存量同抓改革。县、场通过联手抓企业改革,共同招商引资,采取兼并、租赁、合资等形式,盘活农垦企业存量资产1,000多万元,转移区域内富余劳动力1,000余人。

作者: 杨军    来源: 双鸭山日报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