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清明节。看到纷纷到先人墓地去祭扫的人群,不由想起坟场上缅怀先人时纸灰飞扬的景象和一幕幕荒唐的祭扫闹剧。
清明时节,扫墓缅怀先人本是国人习俗,也是人之常情。如今,日子好过了,似乎也格外惦记死去的亲人。在葬礼上,在年节的祭奠中,人们越来越慷慨,花样也不断翻新。有人印制出和人间钞票类似的“冥票”,这“冥票”比纸钱正规、漂亮,面值往往极大,从几十万元到亿元不等。而且,“冥票”中不光有人民币还有什么美元、英镑、日元,应有尽有,个别摊位上还有“存款单”。
在经济大潮冲击下,更有利欲熏心者想发“祭扫财”,丝毫不顾及社会影响,什么挣钱卖什么。比如在清明节这个当口,就别出心裁地鼓捣出五花八门的祭扫品。比如用彩纸糊成的小洋楼、电视机、电冰箱以及小轿车、空调等等,更有甚者,还有供应“小姐”的,“邮”到阴间,说是可以让先人们也浪漫一番,潇洒潇洒……
据调查,我国每年花去的丧葬费达70多亿元。面对这种荒唐祭品畅销的局面,凡理智之人都会感到震惊和忧虑。
首先,亵渎了先人的英魂。先人中,大都是辛劳一生的老者,他们生前勤俭朴实、如今却要他们与“小姐”“浪漫”、“潇洒”,先人地下有知,岂不愤而斥之!
其次,玷污青少年的心灵。祭扫活动中,大多有孩子一同前往。当那些伤风败俗的丧葬品,映入天真无邪的孩子的眼帘时,无疑会产生潜移默化的误导,毒化清纯的心灵,甚至影响孩子的人生之路。
再者,浪费钱财和污染环境。纸扎的妖艳“小姐”、印制精美的冥币、“存款单”付之一炬时,既是对环境的污染,又是对纸张的浪费,也浪费了钱财。
在大力倡导科学、反对迷信的今天,在清明时节,为了不让这些闹剧上演,笔者真诚地希望人们用文明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之情,还清明节一个“清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