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成。……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清虚静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非欲而强禁也。(三国时·嵇康《养生论》)。
语译:人的身形是靠心神主持的,心神也需要身形来生成。……故养生的人常是要修养品性以保其心神,安实其心神以保全身形的。……善于养生的人,还多能做到喜爱与憎恶不显藏于情感,忧愁与欢喜也不常留止于心意内,对这些七情都恬淡平静而无多感受。……这就真正地做到了清静虚无、泰然以对,很少私心和非份的欲望,且深知名誉地位多可损污德性,故对之常予忽视而不去钻营,也并非是心想得很而强制其禁欲。
评述:以上几节箴言,多鲜明地表白了形神互资、互养的养生之道,只有这样的“形神相亲,表里俱济”,才能保健、益身、长寿的。
箴言:慎动,……人之性常静……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心劳则神不安,神不安则精神皆危,便闭塞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正养此心,使之常清常静,常为性情之主。(明·万全《养生四要》)。
语译:养生之道,在运动身形时也要谨慎适当,……人的性命常需静养……心神常清静无躁则神气安和,神安则生命精神意志都安和,用此常静的方法养生,则人健而长寿,至老死也无大病。……如心思过劳则心神不安,心神不安可引起精神心智皆处于危难状态,此可使人气血皆闭塞阻郁不通畅,身形因而大受伤损,这样的养生法则常可出现灾害。……故正确地保养心神,使它常清静平和,常为人性命情志的主导则人可长寿。
评述:明代万全氏承老庄静神的养生思想,并进而提出“慎动心静”的摄生论点,将我国古代儒、佛、道三派的养生观汇一为“正养此心”为主导。此足见善养生者宜善养心神之重要。但人们应知,静心与动形都必兼重而不顾此失彼,才是养生之正道。
|